连枷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4-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连枷棍,古时称连挺、连筵、铁链夹棒、铁连枷、盘龙棍、虎尾梢子。历史源流连枷棍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兵器,形似连枷,为一长一短。后来演化为三节棍、双节棍武器。据《墨子•备城门》记载:“二步置连挺、长斧、长椎各一物,枪二十枚。”《墨子•备蛾传》记载:“当敌人附借云梯、密集如蚁,缘城墙而上时,用火烧之,用连筵击之。”可见,连枷棍在春秋就已经是守城的重要兵器。当敌人沿着云梯爬到城墙边上时,用连枷棍击打。北宋时,连枷不但仍用于守城御敌,而且成为一种骑兵武器。据《武经总要》记载:“铁链夹棒,本出西戎,马上用之,以敌汉之步兵,其状如农家打麦之连枷,以铁饰之,利用自上击下,故汉兵善用者巧于戎人。”“宋代士兵看到西戎人的兵器优点后,便吸取过来,并且用得更好。明清之际,连枷棍传入朝鲜,并且广为流传。

分类根据形状可分为大连枷(大连枷棍)和手连枷(双连枷棍、小连枷)。

传说传说双节棍是宋太祖赵匡胤创始的,有一次,宋太祖与敌对阵只是,所用大棍折断,又把两节长短不一的断棍连起来,并且大胜对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