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故居
薛福成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健康路西侧。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清同治四年入曾国藩幕,六年乡试副榜,十一年入李鸿章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外交家和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光绪六年陈《治平六策》、《海防十议》,诏有司议行,传颂一时;两年后又著《筹洋刍议》,策划如何对街外来侵略。薛福成是一位中国近代经济改革的先驱。他早年目睹外侮入侵,社会动荡,民生困苦,深感情政府的腐败无能,出于爱国爱民之心,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抱定“匡世济民”的决心,公开抨击科举制度,揭露丑恶现象,大声疾呼国家必须崇尚实学。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他提出要修改不平等条约,废约所谓“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决”,保护中国关锐主权;注视北方俄国的动向和加强东北和西北边疆的防务;积极扶植实业经营,发展民族工商业;发展自然科学和近代教育等进步主张和具体实施办法、途径。在薛福成的家乡——无锡尤为突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各类工商业在无锡相继诞生,一批民族工商业家先后崛起;同时,新式学堂、医院等文教卫生事业也随之兴办。无锡近代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薛福成故居,又名钦使第,位于无锡学前街与前西溪之前。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落成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现存原建筑100余间,占地89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结构之精、保存之完整,在江苏的晚清官僚住宅中尚属罕见。1983年11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宅第布局原有左、中、右三条轴线。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六进。第一进是门厅,面阔9间,进深6架。明间为“六扇式”大门。大门外有高大的“八”字形照壁一座,正中镶嵌砖刻“鸿禧”二字;大门内原有“七星门”一座,门额之上悬镂花金边、蓝底金字“钦使第”竖匾一方。第二进至第四进,依次为轿厅、正厅和房厅,面阔均为9间,进深7至10架不等。各进的中间3间为主厅,东西各3间为旁厅。主、旁厅之间的庭柱及石鼓墩全部对剖,留有上下贯通之“伸缩缝”,屋顶盖瓦与木椽间置木板,板上铺麻丝拌灰泥,可防雨水渗漏,又利于隔热保温。各进厅堂之前有天井,天井内除通道外,原均置有小花园。厅堂画栋雕梁,长窗也刻饰戏文。正厅“务本堂”内,大梁及脊檩两端饰有山雾云纹,雕刻精细,为清代江南住宅建筑中所罕见。四进厅堂两侧,各有备弄一条,贯通前后;风火山墙迭起,很为壮观。第五、第六进,均是面阔11间的二层楼房,两楼有厢楼连接,配以“回”字形走廊,使前楼、后楼、楼上、楼下都能转通,故称为“转盘楼”。这种楼,是江南特有的清式建筑,在无锡的转盘楼建筑之中,薛氏之楼虽年代较早,但规模最大,且走廊栏杆系车制,杂有西式风格。中轴线的东侧,隔开一第备弄,便是左轴线。前后有两组建筑:前面一组为戏台和花厅等,戏台与花厅之间有水池、假山和花木,两边有环廊相通。戏台小巧玲珑,至今保存完好,是无锡市区现存9个古戏之一,也是我市现存唯一完整的家庭戏台。花厅后面有一组建筑叫仓厅,是薛家收租贮谷之处,原有廒仓10余间,帐房数间,晒场一片。中轴线四侧是右轴线,有偏厅和杂屋数十间,原为管家、保姆之类人员生活、居住的地方。现大部分已作了改建。在转盘楼的北面,原是一个较大的后花园,一直连到前西溪。后花园的西北角,还有一幢8开间二层楼房,名叫“藏书楼”。宅第规模宏大,重檐复阁,回廊曲折,布局合理,雕刻精细,绚丽多姿,不但有清末时代特下,而且具有无锡地方特色,故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该故居占地约1.2公顷,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宅第设三根轴线,中轴线由照壁、门厅、正厅、房厅、转盘楼及后花园组成;东轴线为花厅、戏台、仓厅等;西轴线为偏厅、杂屋及藏书楼等。主要建筑为木结构楼阁、厅堂。该故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雕刻精细、变化多端。既有清末时代特征,又有地方风格,是江苏省现存最大的近现代官僚地主宅第之一。2001年,薛福成故居建筑群被国务院颁布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宅院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的江南大型钦赐府第。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显著,具有在传统建筑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建筑风格,以及适于社会交往的园林式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