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络脉诊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者:靳士英主编
出 版 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3-1
版次:1
页数:191
字数:300000
印刷时间:2001-4-1
开本:
纸张:胶版纸
印次:
I S B N:9787535919465
包装:精装
价 格:¥75.00
内容简介本书是系统研究舌下络脉诊法的专著,是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资助下,用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舌下络脉诊法本是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从舌的腹面观察络脉与细络,对瘀证的判断最具意义,是祖国医学中独具特色诊法之一。虽然此诊法在晋隋唐宋发展较大,但明清以后迅速衰落停滞,直至新中国建国后始经倡导重新认识研究,今则临床应用稍见普遍,惜缺少深入的基本研究。本书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系统论述了舌下络脉诊法的源流、演变与传统理论;然后介绍了临床应用观察的结果,主要侧重瘀证,包括恶性肿瘤、肝病、老年病等,并与甲诊进行对照。在基础研究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靳士英,男,1927年生。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长春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毕业,从医50余载。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组组长、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史杂志》编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热衷振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潜心研究针灸、四诊、杂病、草药、医史,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有《新编中医学概要》(全国科学大会奖)、《舌脉诊法基础与临床研究》、《实用中医外治法》等专著18部。在针灸方面,编有《针灸穴位挂图》(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华针灸经络穴位图》、《经络穴位与针灸概要》、《实用头针穴线挂图》、《实用耳针穴位挂图》等,主要致力于人体三维结构穴位解剖定位的研究。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医学大百科全书》有关传统医学辞条的撰写。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9项与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因医教研卓有成绩,曾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广州军区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和成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概论
1 舌下络脉诊法的源流与传统理论研究
1.1 萌芽于先秦
1.2 奠基于《内经》
1.3 始于晋,兴于隋唐宋
1.4 停滞于金元明清和民国
1.5 复兴与新中国成立后
1.6 结语
2 临床研究
2.1 血瘀证舌下络脉变化显现类型与特征的观察
2.2 慢性严重肝病舌下络脉诊意义的探讨
2.3 甲床紫晕与舌下络脉诊对照的观察研究
2.4 舌下络络脉诊、甲诊变化与血清自由基及其清除剂水平关系在癌症诊断中的意义
2.5 恶性肿瘤患者甲象特点的观察研究
2.6 甲诊源流与传统理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