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
* 仄(平)仄(仄韵),(仄)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定格: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中仄,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相见欢》【年代】:五代十国 南唐
【作者】:南唐后主 李煜
【原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翻译】: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寂寞的梧桐树凄惨的秋色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剪也剪不断,理它却还乱的是离别之愁。此时此刻,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赏析】: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作于归宋以后,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过片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采用倒装的手法,来突出离愁别恨是那样的深重,无法忘却,心里越想越乱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难于言表,让读者读来大有言未尽意无穷之感。
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相见欢·秋闺
本调昉于唐,正名﹝相见欢﹞,南唐后主作此调时已在归宋之后。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词苑丛谈》云:「南唐李后主乌夜啼词最为凄惋,词曰:『无言独上西楼』云云。」顾﹝锦堂春﹞亦名﹝乌夜啼﹞;且﹝秋夜月﹞亦另有八十二字正调,此所应细辨者也。又有一名曰﹝月上瓜洲﹞。
本调三十六字。凡两用韵,前半皆用平韵。第一句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与"捣链子"第二句同。第三句为九字句,于第四字略断作豆,但也有于第六字断句者。(万氏《词律》)此等九字句尽可先成七言一句,而后再寻两字冠之。后主此词正用此法。后半起二句换仄韵最宜注意。万氏《词律》云:「断乱二字,是换仄韵,各谱具失注,是使学者失去二韵,其误甚矣。」第三句仍协平韵,与前半第二句同。末句亦为九字句,句法与前半末句无异。
相见欢①
林花谢了春红,
② 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③ 留人醉(相留醉),
几时重,④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下面是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谢:凋谢。
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④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翻译1:
春日喧嚣,林中的花,开的开,败的败,盛的盛,调的调。地上已是湿红。脱去了春色的花,如此苍白无力。一瓣花,衔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奇韵,化为香尘。只恨今宵短啊!
轻轻的雨,凌空而降,飘飞零丁。叶上的雨水,滴落一句句诗行,润湿了踏青姑娘的羽衣。
夜来风雨。风,有色。花,无色。风中的花,翻动生命的琴弦,奏出最后凄美的狂响。
泣血的泪,涌动。姑娘的胭脂,落去了几痕。泪,香。谁说只有酒醉人?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啊,我何时再能入梦?
人生短苦。人生长恨。水总是向东流去,带走一缕缕伤愁,带走今天的朝阳。
翻译2: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就要凋谢,
春光未免太匆匆,
无奈禁不住早晨的冷雨,夜晚的风!
春花雨,美人泪,给人留下多少醉,
如今何时再重逢
人生本长恨,恰如春水日日流向东!
赏析: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 林花谢了春红 ”,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左应加鱼旁),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相见欢
庄棫(1830——1878 )
【年代】:清
【作者】:庄棫
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
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纳兰性德《相见欢》【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 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冯延巳 《相见欢》【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相见欢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玉钗斜。翠阁银屏回首,已天涯。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1。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2。簪缨散3。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4。
【全部注释】
1.金陵:即南京。西楼:一般泛指高楼,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此处应指南京城楼。
2.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汴京陷落,徽、钦二帝被掳北上事。
3.簪缨散:簪缨指仕宦冠服,骆宾王《帝京篇》:"簪缨北阙来。"此借指仕族逃散流亡。
4.倩:通"请"。扬州:时处于宋金对峙前方,屡受金兵进犯,建炎三年(公元1130年)几被焚烧破坏殆尽。
宋钦宗靖康末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南犯汴京,徽、钦二帝被掳北上,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同年,赵构率众南渡,在南京称帝,号建炎,是为南宋高宗。朱氏此词即作于是年秋天到达南京时,词中伤世念乱、慷慨无限,被陈廷焯《词则》誉为"笔力雄大,气韵苍凉"。上片写登金陵城楼所见之景,清秋萧瑟、夕阳西垂,均寓悲凉无力之慨;"大江流"三字,则暗用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成句,寄托故园之思。下片由景入事,直指时局,以"几时收"之问传达无限悲愤及忧虑。收篇欲请悲风吹泪到前线扬州,则逗露亲身赴战、收复北地的愿望。
李烁专辑《相见欢》专 辑:相见欢
歌 手:李烁
语 言:国/粤语专辑1CD
公 司:柏菲音乐
日 期:2004.07.10
200柏菲音乐重大奉献,Hi-Fi效果不容置疑,收录多首不朽邓丽君名歌,相同的旋律不同的韵味,唯美音画──你回不回来展现李烁另一种风姿,将岭南古琴首次融入抒情歌曲──琴棋书画不容错过,许建强、小岛洪海,精心打造,回味无穷,百听不厌的情歌新作──相见欢。
继《君在何方》的“惊鸿一瞥”后,发烧友苦候一年,李烁第二张个人专辑《相见欢》终于面世。唱片糅合人文、流行、创作、高素质录音于一体。三首原创作品渗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为乐迷带来不少惊喜。
李烁的嗓音甜美、清丽,发烧圈内人所共知。但今趟李烁将其酷爱的诗词画赋之风格融入《相见欢》中,令碟内每首歌都仿佛成为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墨画,幽雅清新,亲切可人。唱片音效不俗,人声通透圆润,低频的延伸出色。
点题之作《相见欢》是一首极品佳作。曲韵悠扬,歌词如诗如画、朗朗上口,完全抛开了一般流行歌浮躁的通病,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二胡与古筝的映衬下,李烁温柔的歌声更添古朴、典雅的气质,犹如一位穿越古今的女子述说着对感情矢志不渝的期盼。
另一首原创作品《你回不回来》延续了《君在何方》的深情。李烁时而柔情、时而忧伤、时而激扬,从心底迸发出对爱的呼唤,在小提琴与敲击乐的煽情下,歌声用情至深,荡气回肠,弥久不散。“宝物沉归底”,最后一首《琴棋书画》更是让人惊叹。富有哲学意味的文言文式歌词,字字斟酌,在琴棋书画间畅谈人生、笑看风云,寓意深邃。李烁富有穿透力的歌声,配上儒雅的古琴与琵琶、动感的大鼓敲击,将歌曲升华至流行歌所未有的深厚文化艺术境界。
值得发烧友注意的是,这张唱片的电平较低,会比较考验音响系统的匹配情况。至于音效与去年的《君在何方》相比孰优孰劣,发烧友细心比较便清楚。
现代人的 相见欢相见欢无言独望双眸
作者 seven (*雯)
无言独望双眸
泪自流
寂寞梧桐冷风下吹嗖
意无情 雨不断
是何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默语单思卿容
作者 淏睆芾曦 (*翔)
默语单思卿容
想无穷
君言冷雨愁泪似悲秋
气轩昂 神抖擞
抬头望
更有一面旌旗展苍穹
为了表达本意,没有完全按照相见欢之格律平仄填词,前三行为“无言独望双眸”之感,后三行为之所励,以寄seven乘风破浪,金榜题名!
相见欢 素身独倚窗前
卡夏
素身独倚窗前
泪无言
忘却忧愁亭内妄风流
酒浇愁 愁更愁
蓦回首
却有一柄傲刃破苍穹
一个遇到了挫折而放弃的人,欲语泪无言,以酒浇愁强乐忘忧愁,蓦然回首,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顶天立地傲苍穹,为了表达本意的“放弃而崛起”后几句并未按照平仄填词。也祝天下“放弃”之人早日重新崛起。回头看看过去的自己,谁不是铁骨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