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芦乡
【概况】 伊芦乡位于江苏灌云县城东北16公里处,东西南北分别濒临大新河、盐河、车轴河、善后河。总面积71.25平方公里,有耕地3399.53公顷,水面200公顷,山地400公顷,人口35303人,下辖14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境内伊芦山有钟庵、西峰石刻群,唐代石崖佛教造像、石室、奇泉、云龙潭、六神台等历史古迹,商代宰相伊尹曾在此隐居,是楚将钟离昧的故乡。交通便捷,204国道贯穿境内南北,县级公路孟陬路贯穿东西,距新浦火车站25公里,距连云港码头55公里。
【主要经济指标】 2005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3.85亿元,农业总产值1.92 亿元,工业总产值 1.5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实现外引内联项目23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500万元以上项目4个,2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引进客方到位资金9860万元,合同利用外资180万美元。
【特色经济】 伊芦乡是浅水藕之乡,全年新增浅水藕50公顷,使全乡浅水藕达到716.7公顷。浅水藕种植特色村三川村,位于204国道两侧,全村2760口人,耕地306.7公顷,现有210公顷浅水藕种植面积,328户家庭中有189户种植浅水藕,其中5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大户有26户。全年浅水藕种植实现农业产值1650万元,仅此一项,三川村人均增收600元。伊芦乡网箱养殖业较为发达,2005年新增网箱500只,共计达到6500只。网箱养殖特色村五里村坐落于善后河南岸,全村2436口人,548户家庭,已有7年的网箱养殖历史,现有416户搞网箱养殖,全村共有网箱3200余只,围网15公顷。全村年实现水产养殖收入达1120万元,人均实现增收750元。
【特色产品】 奇泉牌系列酱油是连云港奇泉酿化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的天然酿造酱油,精选优质东北大豆和小麦,秉承中国传统酿造酱油的文化精髓,结合伊芦山得天独厚的天然奇泉、无污染的自然环境,采用古法高盐稀态发酵精酿而成,天然淡红褐色的油体透明亮丽、香味浓厚、味道鲜美,咸甜适口,味道醇厚柔和,口味绵长,最能极大限度地衬托出佳肴的形态、美味、鲜香,是高档宴会菜肴的首选调味佳品。目前已向市场推出多个系列的酱油花色品种共十多个,产品品质保证,滋味独特,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社会事业】 实施乡村道路硬化工程,投入100余万元修建了8公里毛五路、山东路。农村改水工程落到实处,投入百余万元完成四个项目村改水工作,实现全乡自来水主管道贯通,自来水入户率大大提高。草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有效,共有444户草危房户得到改造。农村低保有序推行,共有355户658人享受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推广,共有27435人参合,参合率达到80%。
【发展思路】 2006年全乡将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项目兴县,环境立县,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全力加快乡域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继续抓好万亩浅水藕科技示范园建设,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扩大外销,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抓好十里网箱示范带建设,引进新、特、优品种,扩大养殖规模。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专业村建设,加强品种改良,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为农民提供新的增收点。二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进程,力争把伊芦建设成为工业强乡。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立足优势加快浅水藕深加工,打造优质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以“四新”原则,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抓好乡容乡貌,村容村貌的整治和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成为带动本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四是加强财税工作,确保实现新的突破。加强地方财税建设,积极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深挖增收潜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勤俭办事,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的需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和财政的日常监督稽查工作,继续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加大对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力度,促进增收节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