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莲

简介王莲(Victoria regia)为睡莲科王莲属植物的统称,包括原生种亚马逊王莲(Victoria amazonica)、克鲁兹王莲(Victoria cruziana)和两者杂交而成、叶片最大的长木王莲(Longwood)。
分类:植物界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睡莲目睡莲科睡莲亚科 王莲属
形态特征王莲,属睡莲科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叶草本。有直立的根状短茎和发达的不定须根,白色;

王莲是水生有花植物中叶片最大的植物,其初生叶呈针状,长到2~3片叶呈矛状,至4~5片叶时呈戟形,长出6~10片叶时呈椭圆形至圆形,到11片叶后叶缘上翘呈盘状,叶缘直立,叶片圆形,像圆盘浮在水面,直径可达2米以上,叶面光滑,绿色略带微红,有皱褶,背面紫红色,叶柄绿色,长2~4m,叶子背面和叶柄有许多坚硬的剌,叶脉为放射网状。每叶片可承重数十公斤,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坐在上面也不会沉没(如图,2008年7月6日,在荷兰乌得勒支的莱登大学植物园,一个熟睡的婴儿被放在王莲的叶子上)。
王莲的花很大,单生,直径25厘米~40厘米,有4片绿褐色的萼片,呈卵状三角形,外面全部长有刺;花瓣数目很多,呈倒卵形,长10~22厘米,雄蕊多数,花丝扁平,长

8~10毫米;子房下部长着密密麻麻的粗刺。王莲的花期为夏或秋季,傍晚伸出水面开放,甚芳香,第一天白色,有白兰花香气,次日逐渐闭合,傍晚再次开放,花瓣变为淡红色至深红色,第3天闭合并沉入水中。
王莲9月前后结果,浆果呈球形,种子黑色。种子含丰富淀粉,可供食用。
产地分布原产南美洲热带水域,自生于河湾、湖畔水域。现已引种到世界各地大植物园和公园。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相继从国外引种,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三种王莲夏天相继开放。

栽培繁殖王莲属大型观赏植物,株丛大,叶片更新快。要求在高温、高湿、阳光和土壤养分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幼苗期需要12小时以上的光照。王莲对水温十分敏感,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 5~3 5℃,其中以2 1~24℃最为适宜,生长迅速,3~5天就能长出1片新叶,当水温略高于气温时,对王莲生长更为有利。气温低于20℃时,植株停止生长;降至10℃,植株则枯萎死亡。
王莲的栽植台必须有1立方米,土壤肥沃,栽前施足基肥。幼苗定植后逐步加深水面,7-9月叶片生长旺盛期,追肥1-2次,并不断去除老叶,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使水面上保持8-9片完好叶。11月初叶片枯萎死亡,采用贮藏室内越冬。
王莲的繁殖常用播种法,当年冬春播种的王莲,春季就能下水定植,夏季就可以开花。王莲的种子在10月中旬成熟,采集后洗净并用清水贮藏。长江中下游地区于4月上旬用25-28℃加温进行室内催芽,可将种子放在培养皿中,加水深2.5~3.0cm,每天换水一次,播种后1周发芽。种子发芽后待长出第2幼叶的芽时即可移人盛有淤泥的培养皿中,待长出2片叶,移栽到花盆中。6月上旬幼苗6-7片叶时可定植露地水池内。
王莲的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和蚜虫。斜纹夜蛾的防治可用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喷洒。而蚜虫则用50%来蚜松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幼苗定植期要预防鱼类啃食。
应用王莲以巨大厅物的盘叶和美丽浓香的花朵而著称。观叶期150天,观花期90天,若将王莲与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搭配布置,将形成一个完美、独特的水体景观,让人难以忘怀。如今王莲已是现代园林水景中必不可少的观赏植物,也是城市花卉展览中必备的珍贵花卉,既具很有高的观赏价值,又能净化水体。家庭中的小型水池同样可以配植大型单株具多个叶盘,孤植于小水体效果好。在大型水体多株形成群体,气势恢弘。不同的环境也可以选择栽种不同品种的王莲,克鲁兹王莲株型小些,叶碧绿,适合庭院观赏;亚马逊环形莲株型较大,更适合大型水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