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一江秋水澹寒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越调】小桃红·一江秋水澹寒烟

年代:元代

作者:倪瓒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越调

曲牌:小桃红

作品原文【越调】小桃红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①,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②,绿苹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③,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1]

作品注释①练:熟绢。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

②雪晴天:极其澄彻的晴空。雪:特别,极,今江苏方言犹有之。

③吴歌:江南一代的民歌。[2]

作品简析前人对唐代诗人、画家王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倪瓒的这首曲子描写江南水乡的景色,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此曲动静结合,从文面看,写动态的有“眼底离愁数行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其余句子是从静态方面写的;作用:动景与静景和谐统一或首尾照应。写色彩的有蓝天白雪(雪晴天)、绿硙、红蓼。这首小令描写了在晴朗的天空下,绿色的浮硙、粉红色的蓼花高低错落地生长在水边情景。作者将白、蓝、绿、红几种色彩巧妙地调和在一起,把秋色点缀得异常绮丽、多姿多彩。一江秋水,数行飞雁;雪后初晴,小船载着歌声,惊起沉睡的白鸥。景物动静交错,其中混和着淡淡的愁绪,颇有韵致。词人是运用色彩的高手。明净的秋江水、蔚蓝的晴空、绿、红蓼、白鸥,这一切构成一幅十分宜人的画卷。然而,离愁数行,一声哀怨,词人内心的悲凉,却完全溢于画卷之外。因此,此曲不是单纯的写景之作。诗中的“眼底离愁”是什么,作者并未明说。倪瓒晚年预感国势将乱,疏散家财而遁迹江湖,其“离愁”也许就是因此而来,也许不限于此,还有更深一层的底蕴。总之,作者一方面把大自然写得很美,一方面又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完整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1]

作者简介倪瓒

(1301—1374)元曲作家。初名珽,字元镇,自号云林子,风月主人、沧浪漫士、净名庵主等,无锡(今属江苏)人。本为西夏人,因其先人出使于宋,留居中国,定居江南。不乐仕进,耽于诗文书画,善琴操,所居有清閟阁,多藏书法名画秘籍。至正(元惠宗年号,公元1341—1370年)初年散资产与亲故,弃家泛舟五湖三泖(今太湖附近水乡)间,自称懒瓒、倪迁。工乐府,精音律。《录鬼簿续编》称其“爱作诗,不事雕琢。善写山水小景,自成一家,名重海内”。著有《清閟阁全集》,现存小令12首。[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