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许文年,男, 1960年1月生,汉族,河北元氏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峡大学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三峡大学研究生处书记、三峡大学库区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三峡大学岩土工程及防灾减灾学科带头人、湖北省科技创新团队主研人员、2003年湖北省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宜昌市优秀发明人、2006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宜昌市力学学会副理事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水土保持》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生态防护工程技术。近5 年来,主要主持项目和研究成果:先后承担纵向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项(863科技攻关1项、科技支撑计划1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自然基金项目2项)和省部级重大科技和基金项目6项,研究经费达327多万元;承担20余项横向工程开发和研究项目,研究实验经费达860多万元;出版专著3部,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水土保持》、《水利水电技术》、《水土保持研究》等核心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篇,三大检索及国际会议收录6篇;获得与申请国家专利16项(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被评为2008年水利部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项目;制作中央电视台(《星火科技》、《星火科技》栏目)科技专题片3集;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31名。

许文年教授长期从事工程扰动区开挖边坡防护与生态恢复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防护技术体系。其中“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填补了国内此领域研究的空白,解决了恢复植被和坡面防护二者有机结合的关键性的技术难题,由郑守仁院士、刘广润院士等组成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研究成果在国内此领域属领先水平、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研究高度和深度有了质的变化,从边坡绿化技术发展到生态防护工程技术理论研究,特别是对工程扰动区的生态修复技术理论和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问题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研究团队提出的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模式引起了中国工程院部分院士的关注,并应邀向中国工程院做了专题汇报,受到钱正英、潘家铮、徐乾清等院士的肯定。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学校岩土工程和生态工程专业领域,作为学科带头人开辟性的建立了边坡生态防护研究方向并使之成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的内容,形成了一支较高水平的跨学科的教学科研研究梯队,研究成果为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材料。研究成果已转化成生产力,实现了研究转化双发展,并创建了湖北省库区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基地和绿野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推广实体,近几年研究成果推广产值超过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5年来主要承担岩土工程及生态工程方向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和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为人师表,讲授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