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邑滩围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朝邑滩围堤,简称“朝邑围堤”,陕西省黄河防洪工程,位于陕西省大荔县东图1 朝邑滩围堤

[1]

部黄河滩区,北起金水沟口,向南经赵渡镇再折向西北洛河左岸,全长35公里,堤高4米,顶宽5米,临水边坡1∶3,背水边坡1∶2,堤临水面前后设有100米宽和12米宽的防护林带。[2]

建设维修1968年三门峡库区陕西管理局,按黄河龙门站21000立方米每秒图1 朝邑围堤

[3]

的洪水设计(相当于20年一遇洪水),国家投资19.38万元,1969年由大荔县组织沿河社队、农场完成了金水沟以下17公里的土堤建设,共计完成土方144万立方米。后由农建师、驻军农场逐步向南延伸,经赵渡镇修至北洛河左岸,可保护18万亩农田。1988年移民管理部门为保障10万返迁库区移民的安全,共投资88万元,对朝邑围堤进行了全面加高培厚。1993年,陕西省水利厅和有关地县按2∶1的比例,共筹措资金280万元,组织保护范围内群众对上段10公里堤防进行第二次加高培厚,使原有的防洪能力基本得到恢复。[2]堤顶宽7.0米,临水坡比1:3.0,背水坡比1:2.5,堤顶兼作防汛抢险道路。可防御龙门站二十年一遇洪水,相应洪峰流量为21000立方米/每秒,堤顶高程为345.53米—342.05 米。[4]

2002年5月至2003年6月对下段25公里(10+000—35+000)进行了加高培厚,完成填土方74.99立方米,堤顶泥结石路面硬化12.53万立方米,砼道沿石1504立方米。10+000—34+972段高程为340.69米—338.36米,设计防御标准为黄河龙门站五年一遇12700立方米/每秒洪水。工程已初验合格。[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