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 》(天主教译作:玛窦福音,东正教译作:圣福音依玛特泰所传者)是《新约圣经》以及《四福音书》的第一卷书;教会传统一般认为,马太福音的作者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马太。这卷福音书主要记载耶稣的生平与职事,其中包括耶稣的家谱、耶稣神奇的出生、童年、受浸与受试探、讲道、上十字架、复活,最後,复活的耶稣向使徒颁布大使命:「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全书共有28章,1168节。因为《马太福音》与《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内容相近,而与《约翰福音》有显著区别,所以此三本福音书被归纳作《对观福音》。
在四卷福音书中,马太福音是最接近犹太教传统的一卷,作者可能是一位犹太人。学者认为这卷福音,如同新约圣经其他各卷一样,都是以通用希腊语写成,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它最初是以亚兰文写成。
作者以及真确性从圣经目录看,本书的执笔者是马太。他的名字可能是希伯来文「马提蒂亚」(Mattithiah)的缩写,意思是「耶和华的恩赐」。他是耶稣所拣选的12使徒之一。当基督周游巴勒斯坦各地向人传讲上帝的王国之际,马太与他的关系相当亲密。马太成为耶稣的门徒之前是个税吏。这项职业深受犹太人所憎恶,因为这不断提醒犹太人他们并不是自由人,而是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马太又名利未,是亚勒腓的儿子。他迅速响应耶稣的呼召,立即跟从他。参看马太福音第太 9章9;可2章14;路5章27-32。
早期教会的认可
虽然以马太为名的福音书并没有说马太是执笔者,但早期的教会却一致表示这部福音书是马太写的。也许没有一本古书能像马太福音一般把执笔者标明出来,从古代希拉波利斯的帕皮亚斯(Papias,公元第二世纪初)之後,有一系列的早期见证人作证马太是福音书的执笔者,以及这本书确是上帝的话语的一部分。麦克林托克与斯特朗的《百科全书》声称:「曾引述马太福音的经文的人包括殉道者查斯丁、致狄奥格内图斯书信的作者、赫格西普斯、伊里奈乌斯、塔提安、阿特那哥拉斯、狄奥菲鲁斯、克雷芒、德尔图良、奥利金等。
马太福音中的引文
在公元第三世纪早期,优西比乌斯(Eusebius)引述奥利金论及各福音书的话,说章「首先写下的是……马太福音,……他的记载是特别为出身犹太教的信徒而写的,且以希伯来文写成。」书中列出的家谱显示这部福音主要是为犹太人写的。家谱列明耶稣自亚伯拉罕以降的家世。再者,书中也引用希伯来文圣经的许多经文,表明它们均指向弥赛亚的来临。因此,认为马太引述希伯来文圣经中含有上帝的经文时曾使用耶和华的名字的希伯来四字神名乃是合理的想法。只有少数圣经译本恢复了马太福音中引用旧约经文时使用耶和华的名字。正如19世纪德利兹克(F.Delitzsch)在马太福音的希伯来文译本初版中所为一般。马太对上帝的名字有像耶稣一样的态度;他绝不会受犹太人避讳不用上帝名字的流行迷信所影响而不敢使用这名字。
本书显示的作者习惯
马太曾经是个收税官,因此他在提及金钱、数字和价值时清楚明确。
他非常感激上帝的慈悲,容许他这个受人鄙视的税吏成为好消息的宣扬者和耶稣的亲密同伴。因此,在福音书的执笔者当中,只有马太告诉我们耶稣再三强调人在献祭之外还要表现慈悲。
马太深受耶和华的仁慈所鼓励,因此将耶稣一些话记录下来,例如:「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式样;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写作背景从内容和文体推测,再加上原文是希腊语而不是犹太本土惯用的亚兰语来看,本书的对象应是当时的侨居各地的犹太人基督徒,以此表明耶稣正是他们日夜期盼的那位默西亚,从而鼓励他们能接受耶稣基督带来的救恩。为此,玛窦引用了旧约大约七十处的经文,一般人称之为「圣经证据」。
本书的写作日期不详,一般学者认为是在公元50年至70年间。这个观点主要是认为玛窦福音是以马尔谷福音作为蓝本,然後加上玛窦本身搜集的资料,以及当时一些收集了有关耶稣言论的文献(现被称为Q典)而写成的。
马太在巴勒斯坦写成他的记录。确实哪一年虽未为人所知,但若干抄本的书末题署(全在公元第十世纪之後写成)声称完成的时间是公元41年。有证据显示马太最初以当时流行的希伯来文写成他的福音书,後来才译成希腊文。哲罗姆在所著的《名人录》(Devirisinlustribus)一书第三章说章「马太又名利未,本是税吏,後成为使徒,最初在犹太以希伯来文写成基督的福音,以期造益受过割礼的信徒。」。哲罗姆补充说,在他的日子(公元第四、五世纪)这本福音书的希伯来文版本存於帕菲利厄斯(Pamphilus)在凯撒利亚所搜集的藏书中。
内容简介尽管四福音书均记载了耶稣在世的事迹,玛窦福音却用了一个以耶稣为旧约圣经中上帝所应许的默西亚的角度去看他的生平与教导。为此缘故,本书常将旧约预言与耶稣的生平连贯起来,从而扮演了旧约与新约之间的桥梁。再者,因为耶稣是弥赛亚,本书十分强调他有权柄去解释上帝的律法和天国。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段落:
耶稣的家谱(一1至一17)
耶稣的降生与童年(一18至二23)
此段包含了从马利亚的怀孕到东方博士的朝拜,以至因希律王下令屠男婴从而逃往埃及及回来的经过
传教工作的开始(三1至四25)
此段包含了施洗约翰的工作,及至耶稣受洗和受试探的事迹。当中亦记载了耶稣呼召西门彼得、安德烈、雅各、和约翰的经过
山上宝训(五1至七29)
此段包含了耶稣在山上对一群会众的教导:从登山八福开始,耶稣论及他降临的目的,以及信徒在世上应持有的一些生活准则。其中,「六9至六13」为著名的主祷文。最後,耶稣带出给信徒的一个应许,就是:「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耶稣的权柄和怜悯(八1至九38)
此段包含了耶稣所行的一些神迹,包括治病、平静风浪等
差传的托付(十1-42)
在此段,耶稣重申了使徒的使命,以及他对使徒们的应许及鼓励
主基督(十一1至十二50)
此段零碎地记录了耶稣的一些教诲及所行的一些神迹
天国的比喻(十三1-58)
此段包含了7个有关天国的比喻:撒种的比喻、稗子的比喻、芥菜种的比喻、面酵的比喻、藏宝的比喻、寻珠的比喻、撒网的比喻
属灵的冲突(十四1至十六12)
将要来的救恩(十六13至十七27)
天国里谁为大(十八1-35)
在往耶路撒冷路上的教训(十九1至二十34)
在耶路撒冷的对立(二十一1至二十二46)
文士与法利赛人的灾祸(二十三1-39)
末日的来临(二十四1至二十五46)
此段包含了一些有关末世的预言,从而警惕信徒要随时随地预备天国的降临。
耶稣的受难(二十六1至二十七66)
此段包含了从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後的晚餐,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直至最後受审、被钉十字架、及安葬的整个受苦过程
耶稣的复活(二十八1-20)
此段简单地提及耶稣的复活和显现,并在临升天前的大诫命
主题国度的福音--证明耶稣基督是君王救主。
介绍耶稣与『属天王国』的消息
(覆盖马太福音第1章1节-4章25节)马太以耶稣的家谱开始他的记载,证明耶稣持有合法的权利作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後裔。然後我们读到耶稣以神奇的方式被孕育,在伯利恒出生,占星家的探访,希律勃然大怒将伯利恒所有两岁以下的男孩杀死,约瑟和马利亚带著幼儿逃往埃及,後来返回拿撒勒定居等记载。马太将读者的注意引到预言的应验之上,藉此证明耶稣便是预告的弥赛亚。
然後马太的记载略过了将近30年。施浸者约翰在犹太的旷野开始传教,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3章2节)他在约旦河为悔改的犹太人施浸,并且警告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上帝的震怒行将来临。耶稣从加利利前来受浸。上帝的灵随即降在他身上,并有声音从天上发出,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3章17)接著耶稣被带到旷野,在那里禁食40日之後受撒但魔鬼所试探。他三次引用上帝的话语去驳斥撒但,最後他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著说章当拜主[耶和华]──你的上帝,单要事奉他。」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个令人振奋的信息现在由受了膏的耶稣在加利利宣布出来。他呼召四个渔夫舍下渔网跟从他,成为『得人的渔夫』;他带著他们「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王国的好消息],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
登山宝训
主条目:山上宝训
(覆盖马太福音第5章1节-7章29节)由於群众开始尾随著耶稣,他到山上坐下来,开始教训门徒。他那震人心弦的演讲以九项『快乐』为开场白认识自己灵性需要的人、哀恸的人、温柔的人、饥渴慕义的人、慈悲的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的人、为义受逼迫的人和受到辱骂毁谤的人快乐了。你们「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将门徒称为『地上的盐』和「世上的光」,并且解释人进入天国需要具有怎样的公义;这是与文士和法利赛人那种虚有其表的公义截然不同的。「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耶稣警告人不要作伪善的施舍和祷告。他教导门徒要祷告求天父的名成圣,愿他的王国来临,并且求他赐予日用的饮食。耶稣在演讲中自始至终均强调王国。他提醒那些跟从他的人不必为生活所需担心或一味追求物质财富,因为天父知道他们的实际需要。他说:「你们要[不住]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关於人际关系,基督提出劝告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引到永生的道路只有少数切实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找得著。肆行不法的人则会凭著他们的果子被认出来而受到唾弃。耶稣把遵行他教训的人比作「[审慎]的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他的话对大群听众有甚麼效果呢?他们「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
扩展王国传教
(覆盖马太福音第8章1-11章30)耶稣施行了许多奇迹──治愈大麻疯患者、瘫子和被鬼附著的人。他甚至运用权柄使风浪平息,又把一个女孩从死里复活过来。他见到困苦流离的群众「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就怜悯他们。正如他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耶稣拣选和设立了12位使徒。他给予门徒训示,告诉他们要怎样执行工作,同时强调他们所作的教导应以甚麼为中心「你们要一边走一边宣扬说『天国近了。』」耶稣向他们提出忠告「你们白白的得来,也应当白白的给人。」「你们要像蛇一样机警,像鸽子一样纯洁。」他们会被人憎恨和迫害,反对甚至可能来自近亲,但耶稣提醒他们说「顾惜自己生命的,必要丧掉生命;但为我牺牲生命的,必要得著生命。」[17]他们于是出发,在受命转至的各城传教!耶稣指出施浸者约翰是在他以先奉差遣的使者,是应许的「以利亚」,但「这世代」既不接纳约翰,也不接纳身为人子的他。
驳斥和谴责法利赛人
(覆盖马太福音第12章)法利赛人企图在安息日的争论上寻得耶稣的把柄,但耶稣驳倒他们的指控,并对他们的伪善严加斥责。他指斥他们说:「毒蛇的种类!你们既是恶人,怎能说出好话来呢?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12章34)除了预言者约拿的标记──人子要三日三夜在地里头──以外,不会有其它标记赐给他们。
有关王国的七个比喻
(覆盖马太福音第13章1节-58节)耶稣何以要说比喻呢?他对门徒解释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他宣告众门徒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看见和听见。他向门徒提出多麼令人振奋的训示!耶稣解释过撒种者的比喻之後,又说了多个比喻,包括关於田里的稗子、芥菜种、麪酵、埋藏的珍宝、重价的珠子和撒网的比喻等参看马太福音第这一切均描绘与「天国」有关的事物。可是,民众却因他而跌倒,他于是对他们说章「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基督」进一步执行服事职务及施行奇迹
(覆盖马太福音第14章1节-17章27节)希律·安提帕下令把施浸者约翰斩首,耶稣听到这个消息之後深受影响。他施行奇迹:
餵饱了5000多人;
在海上行走;
驳倒法利赛人进一步的批评,指出法利赛人『藉著传统废了上帝的诫命』;
他医好许多被鬼附的、「瘸子、瞎子、哑巴、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
然後再次以七个饼和几条小鱼餵饱了4000多人。(马太福音15章3,30节)
彼得在回答耶稣的问题时标明他是谁,说:「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称赞彼得,并且宣布说章「我要把我的[会众]建造在这磐石上。」(马太福音16章16,18节)耶稣现在开始谈及自己行将死亡,并在死後第三日复活。但他同时应许有些门徒「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马太福音16章28节)六日之後,耶稣带著彼得、雅各、约翰上了一座高山,让他们目击他在荣光中改变形貌。他们也在异象中看见摩西和以利亚跟耶稣说话,并且听见有声音从天上发出,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从山上下来之後,耶稣告诉门徒应许的「以利亚」已经来了,他们看出他所说的便是施浸者约翰。
耶稣教训门徒
(覆盖马太福音第18章)耶稣在迦百农对门徒谈及谦卑,找回迷失的羊的快乐和排解弟兄之间的纷争。彼得问到:『我当饶恕弟兄多少次?』耶稣回答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为了强调这个要点,耶稣说了一个有关奴隶的比喻。奴隶的主人免了他6000万第那流的债,但後来奴隶却因为同伴只欠了他100第那流,就把同伴下在监里,结果这个不饶恕人的恶仆自己也被投入监里。耶稣指出比喻的要点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耶稣的服事职务的最後几天
(覆盖马太福音第19章1节-22章46节)由於文士和法利赛人对耶稣的服事职务大感愤怒,各事开始加速进行,情势也趋於紧张。他们企图利用离婚问题找他的把柄,但结果劳而无功;耶稣指出圣经只容许人根据一个理由离婚,那便是配偶犯了奸淫。一个富有的青年人来到耶稣跟前,询问得永生的方法;但他发觉他必须变卖所有和跟从耶稣,就忧愁地走了。在说了工人和工钱(第那流)的比喻之後,耶稣再度预言自己的死亡和复活,并且说:「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耶稣如今来到他在地上作人的最後一周了。他以『君王的身分骑著驴驹子』凯旋地进入耶路撒冷。(马太福音21章4,5节)他转至洁净圣殿,赶出殿里一切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他的仇敌对他越加痛恨,因为耶稣告诉他们说:「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上帝的国。」(马太福音21章31节)他那关於葡萄园和婚宴的比喻特别击中敌人的要害。他机巧地回答法利赛人以纳税为题的问难,告诉他们说:「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马太福音22章21节)同样地,他驳倒撒都该人的刁难问题,同时提倡复活的希望。法利赛人再度前来质问关於律法的问题,耶稣告诉他们,最大的诫命是全心全意爱耶和华,其次是爱人如己。耶稣接著问他们,『基督怎能是大卫的子孙,又是大卫的主呢?』没有人能够回答,此後也没有人敢再问他甚麼了。
『你们这些假冒为善的人有祸了』
(覆盖马太福音第23章1-24章2节)後来耶稣对圣殿里的群众说话,同时对文士和法利赛人提出另一番猛烈的指责。他们非但自己不配进入王国里,而且千方百计阻止别人进去。他们好像粉刷过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充满了腐败和不法的事。耶稣结束谈话时宣告对耶路撒冷的判决,说:「你们的家[必]成为荒场。」(马太福音23章38节)最後耶稣离开圣殿,并预告圣殿行将遭受毁灭。
耶稣提出『他临在的标记』
(覆盖马太福音第24章3节-25章46节)在橄榄山上,耶稣的门徒向他问及『他临在和事物制度末期的标记』。耶稣回答他们时指出,将来有一段时期世上会有战争,『民要攻击民,国要攻击国』,饥荒、地震和不法的事会大增,「王国的好消息」会传遍普世,他会委派『忠信审慎的奴隶……管理自己一切所有的』。这些以及其它许多特色会共同构成一个标记,表明『人子已在他的荣耀里抵达,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24]耶稣以十个童女和银子的比喻结束这个重要预言;他的比喻对保持警觉和忠心的人提出喜乐的奖赏。最後他也设了绵羊和山羊的比喻,表明山羊般的人「要去受永远的剪除,义人却要去享永远的生命」。
耶稣死前最後一天所发生的事
(覆盖马太福音第26章-27章)庆祝过逾越节之後,耶稣为他的忠心使徒创立了一件新事,邀请他们领食无酵饼和葡萄酒以象徵他的身体和他的血。然後他们转至客西马尼园,耶稣在那里恳切祷告。这时犹大和一群带著刀棒的人来到,这个叛徒伪善地上前与耶稣亲吻而藉此出卖他。耶稣被带到大祭司那里,祭司长和整个犹太公会找寻假见证去控告耶稣。正如耶稣所预言,彼得在考验之下不认他。犹大这时感到後悔,便把卖主的钱丢在殿里,自己出去吊死了。早上耶稣被带到罗马总督彼拉多面前。受祭司煽动的暴民高声呼喊说章『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好了。』彼拉多对压力屈膝,便把耶稣交出来让人钉死。总督的士兵对耶稣的君王身分戏弄一番,然後把他带到各各他(髑髅地),将他钉在两个强盗之间的苦刑柱上,在他头上覆盖马太福音第有牌子写著,「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马太福音27章25,37节)受了几小时的苦楚之後,耶稣终於在下午三时左右死去,然後被埋葬在亚利马太的约瑟的新墓里。
耶稣的复活与最後训示
(覆盖马太福音第28章)。马太以最佳的消息作为他的记载的高潮。死去的耶稣复活了参看马太福音第他已再次活过来!在该周第一日的早晨,抹大拉的马利亚和「另一个马利亚」来到墓前,听见天使宣布这项令人喜乐的事实。(马太福音28章1节,《中文圣经吕振中译本》)为了证实这件事,耶稣亲自向门徒显现。敌人甚至企图隐瞒耶稣已复活的事实;他们用钱买通看守坟墓的士兵,要他们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後来,耶稣在加利利再度与门徒相会。他给予他们甚麼临别训示呢?训示便是:「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他们会在传道工作上获得指引吗?马太所载的耶稣最後一句话提出保证说章「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对宗教界的影响
马太的福音受上帝感示的信息对公元第一世纪留意它的人来说乃是「好消息」,耶和华上帝也刻意将它保全下来作为给世人的「好消息」,直至今日。可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称信奉基督教的部分,仍受种种难题所困扰。只有少数真正的基督徒才珍惜、研究和实践登山宝训以及马太福音所含的教训。马太福音第 10章载有耶稣给予那些传扬「天国」好消息的人的工作训示。耶稣的许多比喻对一切『有耳可听』的人提出重要的教训。此外,耶稣的预言,例如他曾详细预告的『临在标记』(引文来自《圣经新世界译本》),使人能够对未来怀有稳确的希望和信心。
同名电影

外文名称 Il Vangelo Secondo Matteo
更多外文片名:
Vangelo secondo Matteo, Il
Évangile selon saint Matthieu, L'.....(Franc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导演: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
编剧: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Pier Paolo Pasolini
主演:
埃里克·伊拉奥基 Enrique Irazoqui ....Christ
玛格瑞塔·卡鲁索 Margherita Caruso ....Mary (younger)
苏珊娜·帕索里尼 Susanna Pasolini ....Mary (older)
影片类型:剧情
片长:Argentina:137 min / France:133 min / Italy:137 min / USA:136 min / West Germany:131 min
国家/地区:法国/意大利
对白语言:意大利语
色彩:黑白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单声道
级别:UK:U / Sweden:15 / Finland:K-11 / Norway:11 / Argentina:16
制作周期: 1964年4月 - 1964年7月
摄影机: Arriflex Cameras
摄制格式: 35 mm (Ferrania P.30)
洗印格式: 35 mm
胶片长度: 3749 m、3780 m (Finland) (1967)
上映
意大利 Italy 1964年9月4日......(Venice Film Festival) 意大利 Italy 1964年10月2日 法国 France 1965年3月3日西德West Germany 1965年4月9日荷兰Netherlands 1965年9月16日美国USA 1966年2月17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芬兰Finland 1967年3月24日瑞典Sweden 1967年12月25日 芬兰 Finland 1977年4月8日......(re-release)新加坡Singapore 2003年4月18日......(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荷兰 Netherlands 2003年4月18日......(re-release) 法国 France 2003年6月18日......(re-release)剧情
帕索里尼最伟大的作品,他用自己的天主教背景和马克思主义信念,将耶稣诠释为一个政治革命家,而不是一个圣人。童贞女玛丽娅许配给约瑟,没有迎娶就怀孕了。耶稣降生,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40昼夜,撒旦让他变石头为食,耶稣说,人活着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