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病毒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代表种甘薯轻型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mild mottle virus)[1]

病毒特征形态学病毒粒子为弯曲线状,无包膜,长800~950nm,直径11~15nm,螺旋对称结构,螺距约3.4nm。[1]理化特性甘薯轻型斑驳病毒的标准沉降常数S(20W)=155S。[1]核酸为单分子线性正义ssRNA,长10818nt,核酸占病毒粒子重量的5%。[1]蛋白质外壳蛋白由一种多肽组成,分子质量为37.7kDa,含270~275个氨基酸。[1]

基因组单分体基因组,RNA 5’端为VPg,3’端为Poly(A)。RNA翻译产生一个多聚蛋白,随后切割成至少8个蛋白(可能为10个),其中外壳蛋白位于多聚蛋白的C端。甘薯轻型斑驳病毒产生的多聚蛋白为390kDa,产生10个功能蛋白,分别为:83kDa的P1蛋白(推断为复制酶),51kDa的HC-Pro蛋白(推断为辅助成分蛋白酶),34kDa的Ps蛋白(功能不详),5kDa的6K1蛋白(功能不详),72kDa的柱状内含体解旋酶,6kDa的6K2蛋白(功能不详),21kDa的NIa-VPg蛋白(VPg),117甘薯轻型斑驳病毒的基因组及其产物

kDa的NIa-Pro蛋白(核内含体蛋白酶)及NIb和外壳蛋白。该属甘薯轻型斑驳病毒的RNA全序列已测定。[1]

抗原特性病毒具有中等免疫原性。与马铃薯Y病毒科的其他病毒无血清学关系,包括数种来自非洲、美国、波多利哥、澳大利亚的蚜虫传甘薯病毒。[1]

细胞病理病毒存在于寄主植物的叶、茎、花和根中。在叶肉组织的细胞质中观察到柱状内含体,横切面呈风轮状,内含体常与胞间连丝相连接,病毒粒子分布在细胞质中,受病毒侵染后的细胞病变特征与其他马铃薯Y病毒科病毒相似。[1]

生物学寄主范围病毒的自然寄主范围较宽,引起甘薯叶斑驳、矮化等症状,实验中还可侵染其他14个科45种植物。[1]传播病毒通过介体烟粉虱(Bemisia tabaci)以非持久方式传播,可以经机械接种和嫁接传播。[1]地理分布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1]

分类该属有1个种和1个暂定种,代表种是甘薯轻型斑驳病毒,中国尚无报道。[1]确定种中文名

学名

国际基因库登录号码

甘薯轻型斑驳病毒

Sweet potato mild mottle virus(SPMMV)

[Z73124]

暂定种中文名

学名

甘薯黄矮病毒

Sweet 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SPYDV)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