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与教育
书名:电视与教育图书编号:1795599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定价:27.7
ISBN:710719072
作者:陈力
出版日期:2006-09-16
版次:1
开本:32
简介:本书上编采用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对小学儿童的电视兴趣予以研究,汇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阐述了诸多有关教育电视事业的创新性见解;下编则从教育电视的发展现状、节目研究、个案分析等方面展示了当代教育电视发展的新思维。目录上编小学儿童电视兴趣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电视与儿童发展的研究
(一)电视影响的有关理论假说
(二)电视影响的作用机制
(三)儿童观看电视是一项认知加工活动
(四)儿童收看电视的动机、需要和认知模式的研究
(五)电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
二、国内外有关电视评价的研究
三、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方法与步骤
(一)问卷的编制和电视节目的确定
(二)问卷施测
(三)观看电视节目
(四)数据处理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观看电视的时间
(一)儿童日常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
(二)儿童周末及节假日看电视的时间
(三)儿童看电视时间的选择
(四)儿童看电视时间的支配度
(五)儿童收看电视的交流
二、儿童对电视节目的兴趣
(一)对儿童电视节目是否感兴趣
(二)对儿童电视节目感兴趣的原因
(三)儿童是否收看其他电视节目
三、儿童看电视的目的
(一)儿童看电视的主要目的
(二)儿童看电视的具体目的
四、儿童对电视节目的选择
(一)儿童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内容
(二)小学儿童最感兴趣的儿童电视节目
(三)儿童认为可以使自身变得更聪明的电视节目
(四)对儿童学习有促进的电视节目
(五)儿童对制作优质电视节目的希望
(六)儿童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选择
五、儿童对具体电视片的评价
第四章讨论
一、关于儿童看电视的目的
二、关于小学儿童对电视的兴趣
三、关于电视对儿童的影响
(一)电视对儿童知识学习的促进
(二)电视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促进
(三)电视对儿童行为习惯和个性发展的促进
(四)电视对儿童技能方面的促进
四、关于建立儿童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和加强儿童电视管理的思考
(一)重视和建立儿童电视节目的总结性评价体系和形成性评价体系
(二)关于加强儿童电视管理的建议
第五章结论
附录I学生问卷
附录Ⅱ电视节目问卷
主要参考文献
下编教育电视思考与探索
第一章教育电视发展思考
一、掌握理论武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时期推进中国教育电视事业发展的思考
(一)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教育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找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
(三)建设一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电视工作者队伍
二、让国家教育电视资源在教育创新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
三、教育新闻宣传的形势与任务.
四、把握师德建设内容是推进教育电视师德宣传的基础
(一)敬业爱岗
(二)热爱学生
(三)严谨治学
(四)为人师表
第二章教育电视节目研究
一、打造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人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服务
——谈中国教育电视台2003年节目全面改版
(一)全面改版的意义和思路
(二)全面改版的基本特点和预期效果
(三)全面改版对教育电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二、中国教育电视台2005年节目几步棋
三、教育电视节目与市场
四、略谈教育电视新闻节目发展战略
(一)为什么要研究教育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战略
(二)从比较中确立教育电视新闻节目的奋斗目标
(三)研究新闻节目发展趋势,树立清晰的教育电视新闻改革坐标
五、做出教育新闻节目的亮点
(一)充分认识做好教育电视新闻的重要性,增强提高节目质量的紧迫感
(二)将重大教育新闻报道做到位,并做出特色
(三)强化新闻的敏感性,丰富教育电视新闻的题材
(四)突出教育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准确性、快捷性
(五)从转变作风出发,切实改进会议新闻报道
(六)发展教育电视新闻节目,重新研究教育新闻节目联播
(七)追踪世界电视新闻发展趋势,确立提高教育
新闻节目质量标准
(八)实行联合作战,切实加强记者站建设
第三章教育电视个案
一、空中课堂的诞生及其引发的思考
(一)空中课堂:非常时期的非常创举
(二)空中课堂:迅速形成的社会影响力
(三)空中课堂:深层次的思考
二、CETV构建荧屏课堂——与《中国新闻出版报》谈空中课堂
三、责任与使命——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关注》栏目而作
四、《我的太阳》的价值实践与认识
(一)《我的太阳》的创作背景
(二)《我的太阳》创作和播后的反响
(三)《我的太阳》的反思
第四章研究与借鉴
一、美国公共电视机构考察纪事
(一)走进美国儿童电视制作所
(二)参观纽约公共电视台
(三)认识夏威夷公共电视台
二、访德散记
(一)走近德国教育
(二)访问巴伐利亚州教育电视台
(三)见证历史
(四)认识德国人
(五)满眼绿色满眼车
(六)莱茵河畅想
三、台湾媒体印象
后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