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卖狗悬羊
基本信息名称:【双调】水仙子·卖狗悬羊
年代:明代
作者:薛论道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双调
曲牌:水仙子
作品原文【双调】水仙子
卖狗悬羊⑴
从来浊妇惯撇清,又爱吃鱼又道腥⑵,说来心口全不应。貌衣冠,行市井,且只图屋润身荣。张布被诚何意,饭脱粟岂本情?尽都是钓誉沽名。[1]
作品注释⑴卖狗悬羊:挂羊头卖狗肉。喻没有诚信。
⑵又爱吃鱼又道腥:又喜欢吃鱼,又嫌鱼腥。喻心口不一。[2]
曲牌格律【曲牌】
水仙子,曲牌名。又称为“湘妃怨”、“冯夷曲”、“凌波曲”、“凌波仙”等。入“双调”,亦入“中吕宫”、“南吕宫”。首二句宜对。六、七句可作五字,宜对;亦可作两个四字句,与末句相配。兼作小令、套曲。也可带“折桂令”为带过曲。南曲略同。
【格律】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厶平。
×平×仄平平去,平平平厶平(上),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厶,×仄平,×仄平平。
(注:北曲入派三声,故只列平上去;上去为仄声;字声通用标“×”;韵位加粗体。)[3]
作品简析这首小令对那些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就像不贞洁的女人,虽然放荡不羁,但却很擅长表明自己的清白,又喜欢吃鱼,又嫌鱼腥,这些都是心口不一。一个人外表儒雅,内在龌龊,这样的人追求德行是假的,贪图富贵是真的。小令通过鲜明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展示他们虚伪的言行,刻画了他们可耻、可鄙的嘴脸。作者用朴素通俗的语言,把挂羊头卖狗肉的虚伪人情作了细致的揭示,十分生动。曲辞浅白明快,揭露得透彻深刻。[1]
作者简介薛论道
(1531~1600)明代散曲家。字谈德,号莲溪居士。定兴(今属河北)人。少时多病,一足残废。八岁能文,尚未成年,父死家贫,不得不中止学业。喜读兵书,中年从军西北,为参谋人员,戍边30年,官至指挥佥事。曾遭忌免职,不久复起用,以神枢参将加副将终老。其作品现存小令约1000首,最富于特色的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描写在惊沙带雪、寥阔苍茫的边庭,久戍思乡、但又决心捍卫祖国的忠勇将士。他也有不少讽刺世情的作品,写得尖锐辛辣;还有一些抒写个人抱负的作品,既写出了大鹏冲天的壮怀,也夹杂着深沉的未遇之叹。著有散曲集《林石逸兴》10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