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龙亭桥
闽清连结梅溪上游两岸的闽清合龙亭桥,位于省璜乡街道中心。初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桥长53米,宽3.2米,是境内现存亭桥中最长的1座。其结构为石木混合式,两岸砌有石台,溪中垒石墩,台墩之间架以大梁,成为两孔;桥面铺设红色地砖,两旁有扶栏和木板座椅;上部是椽瓦覆盖的亭宇。合龙亭桥历史上曾经多次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清县人民政府又拨款,在爱国华侨资助下,将此桥修葺一新,并由书法家沈觐寿为桥名题写匾额。
闽清连结梅溪上游两岸的闽清合龙亭桥,位于省璜乡街道中心。初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桥长53米,宽3.2米,是境内现存亭桥中最长的1座。其结构为石木混合式,两岸砌有石台,溪中垒石墩,台墩之间架以大梁,成为两孔;桥面铺设红色地砖,两旁有扶栏和木板座椅;上部是椽瓦覆盖的亭宇。合龙亭桥历史上曾经多次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清县人民政府又拨款,在爱国华侨资助下,将此桥修葺一新,并由书法家沈觐寿为桥名题写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