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门内大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介绍位于西城区东北部。北起鼓楼西大街,南至地安门西大街。因位于德胜门里故名。

德胜门,建于明初,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城楼与箭楼均三层两檐。民国九年(1920)北洋政府将城楼拆卖,仅余箭楼。修德胜门立交桥时,以其阻碍交通,拟拆掉,后保存下来,成为明清北京城北部惟一的箭楼。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据云,封建王朝出征,均出此门,以图吉利。

德胜门内大街北段,清时称德胜门大街;南段,据日人《唐士名胜图绘》做长桥街,“长”疑“厂”之误。民国后合称今名(见民国三十六年北平市地图)。1965年将东羊圈、马家大字、魏家大院并入。“文革”之中,称人民公社路。

德胜门内大街北端有德胜桥,是沟通德内大街南北两段的津梁,是后门桥之外,仅存的一座石桥。旧时这一地区性的李广桥,三座桥,板桥均已不存。

德胜门内大街多小店铺。德内大街旁边的一所四合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