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上空
《波斯湾上空》是当代诗人艾青的一首诗歌作品。
中文名:
波斯湾上空
创作时间:
1980年
作者:
【当代】艾青
作品体裁:
诗歌
目录
作品原文作品赏析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茫茫云海的上空
一片无边无际的
宁静的、不动声色的蓝天
茫茫云海的下面
动荡不安的
波涛滚滚的
能源争夺的
声嘶力竭的波斯湾[1]
作品赏析诗人艾青写了大量优秀诗歌等文学作品,是“以喷涌的热情为人民献上了一曲曲热情洋溢的颂歌”。他的不少作品还编入了教科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心。这首《波斯湾上空》同他的许多优秀诗歌一样是“革命诗人的丰满热情和美丽理想开出的花朵”。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和敏锐的眼光,让自己置身于人类和平的大环境中,呼唤着人类共同的和平与安宁。诗人以反衬的手法,第一节是对人类和平的展现和美好祝愿,和平就像“一片无边无际的/宁静的、不动声色的蓝天”;第二节是对和平下动荡与不安的慨叹,“动荡不安的…./声嘶力竭的波斯湾”,是对和平的破坏者的责问,又给和平的破坏者抽了隐隐的一鞭。
在这里,诗人虽没有直接对和平的破坏者进行谴责,但却对人类的不和平因素表达了强烈的忧虑和不安;诗人在呼唤,人类应该共享和平与与和平利用自然资源,也表达了对一场更大的对和平的破坏的担忧。
这首诗写于1980年。23年后,一场更加残酷的掠夺资源和破坏和平的战争在波斯湾暴发。这正应了诗人的痛,也是世界人民的痛。[1]
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1976年10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诗论》、《艾青谈诗》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