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汉办-隶属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为携手发展多元文化,共同建设和谐世界做贡献。顺应全球方兴未艾的汉语学习热潮,创办传播中华文化相关机构的历史重任落在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身上。国家汉办成立于1987年,是由国务院11个部门领导组成的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教育部内。国家汉办成立的初衷是希望以语言作为桥梁,以民间的文化语言交流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达到宣传中华民族价值观的目的。
国家汉办-职能1、制订汉语国际推广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
2、支持各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汉语教学;
3、指导孔子学院总部建设孔子学院;
4、制定对外汉语教学标准并组织评估,开发和推广汉语教材;
5、制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标准并开展培训,选派出国对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实施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证;
6、制定对外汉语教学网络建设标准,构建相关网络平台并提供资源;
7、开发和推广各种对外汉语考试。
国家汉办-孔院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从2004年开始,在借鉴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终于诞生。国务委员陈至立提议,以中国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孔子学院”。
国家汉办-成果2007年,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大学和中学合作,在当地设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课堂。其中,亚洲31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了74所孔子学院和30个孔子课堂,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加。每所孔子学院,均由国家汉办以15万美元支持启动,中外双方每年再以一比一的比例配套支持。国家汉办2010年获中国政府拨款8亿元人民币,支持发展分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中国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56岁)日前在新加坡出席第二届亚洲地区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前接受了新加坡当地记者的采访。在谈到国家汉办在世界设立孔子学院的数量目标时,她说:“法国政府的推广法语机构——法语联盟(Alliance Francaise),在世界设有1300个点。我的梦想是希望能在政府加大投资和企业家慷慨捐助下,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数量,能在未来10年赶上法语联盟。”许琳指出,全世界人民学汉语的热潮已成了再也挡不住的势头。5年前,美国只有200所学校教汉语,现在已是当时的10倍,达2000所。她每天会接到至少40通来自世界各大学的电邮,要求和国家汉办合作设立孔子学院,或要求加派汉语教师,或资助扩充教学大楼等。这使她每天得工作10至15小时,以答复来自不同时区国家的电邮。她笑着说:“我们白天时,我必须工作;他们白天时,我也得工作,有什么办法呢?汉办就是要致力为各国提供汉语言文化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尽量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要求。”许琳表示,因为供不应求,国家汉办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足够数量的教师。她指出,派出去的每名汉语教师必须通晓当地语言,要满足这个条件实在不容易。例如泰国,当地1200所中小学,有50万名中小学生学汉语,汉办在泰国也设了12所孔子学院,每年需要提供1000名懂泰语的汉语教师。她还透露,培养了6位诺贝尔奖教授的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是一所顶级大学。该校校长原以为设立了孔子学院,能有50名学生来读就好,不料却有2000多人报名,他们要求国家汉办赶紧派教师去。可是懂西班牙语的教师很少,结果国家汉办就赶紧派了70到80名年轻人去智利、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西班牙学西班牙语,仅学习了1年就去当地的孔子学院任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