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大郭庄庙会
简介“冠县大郭庄庙会”是山东省冠县大郭庄的庙会。因规模大、每年都要在庙会上要图1 冠县大郭庄庙会上的祭神袍
[1]
举行神秘的“烧袍”仪式,祭祀“托山奶奶”而闻名周边地区,庙会在每年阴历二月十五举行,吸引着周边群众参加,并对研究鲁西地区民俗文化提供了研究资料。[1]
历史渊源大郭庄村民的祖先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从明朝洪武初年迁来。大郭庄的先民在黄河故道大郭庄安家后不久,就发现这个地方风沙特别大,风沙不仅吞噬了农田,还危及他们的生活。于是,他们返回山西,请来了“托山奶奶”。
“托山奶奶”是这些先民在山西信奉的神。之所以叫“托山奶奶”,是因为她右手托着五座大山,并且举重若轻。请来托山奶奶后,大郭庄先民们在村西建庙供奉,并且在托山奶奶生日这一天(阴历二月十五)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祈祷托山奶奶的保佑。
在托山奶奶庙内,除了供奉着托山奶奶,还同时供奉着“观音菩萨”和“碧霞元君”(大郭庄村民也称之为“麦黄奶奶”和“泰山奶奶”)。不过,在大郭庄村民的眼里,即使是观音菩萨和碧霞元君也不能和托山奶奶相比,他们只能被供奉在托山奶奶左右。[1]
祭祀过程每年过了二月二,村里的妇女就会自觉来到托山奶奶庙,为托山奶奶缝制神袍。每年都会缝制二十多身神袍,缝制袍子的布料都是附近村里一些信奉托山奶奶的村民进献的,每身神袍都足足有一丈多长。庙会前一天,村里还要在十字大街西南角搭起高大的神棚,在这一天,由民间鼓吹手吹吹打打着将庙里的托山奶奶画像请至神棚安放。随后,民间剧团便在神棚前为托山奶奶唱上一出“神戏”,然后才能再登上和神棚遥遥相对的戏台上唱戏。
除了神袍,还有“神鞋”。神鞋共两双,一双鞋长三尺一,另一双长近三尺,这两双神鞋分别是托山奶奶和麦黄奶奶的。
庙会当天,神棚两侧挂满了高大的神袍,两只神鞋同时被摆放在神棚一侧。“烧袍”仪式在每年阴历二月十五举行。午后一点多钟,会首将所有参加人员按固定顺序排好队,在神前烧香祷告后放炮出发。同时,高跷、花船、秧歌、花鼓跟随着队伍表演,整个大郭庄声乐齐鸣、热闹非凡。
围着村子走一遭后,袍子就会在村西被烧掉。这时,虔诚的村民就会涌上前去,抢接飞扬的“袍灰”。据说,这些“袍灰”很灵验,能“治百病”。[1]
相关传说日本侵略中国时,曾经在大年三十上午想到大郭庄抢劫年货,但当日军走到大郭庄村西头时,竟然有一座大山挡在了他们面前,任凭他们怎样攀爬都不能翻越。鬼子只好绕道而行,窜到附近的林庄、魏庄洗劫,而大郭庄却躲过了一劫。原来,挡在日军面前的大山其实是托山奶奶在危急时刻伸出了一只胳膊,宽大的袖子挡住了鬼子的去路。
据大郭庄村民说,鬼子到大郭庄村西头时,村民们都向东跑,躲在村东的黄河故道里。后来,村民们回到家里,竟然发现已经备好的年货并没有被鬼子洗劫,而附近的村子却遭到了洗劫。大郭庄村民认为,托山奶奶在当时保佑了大郭庄。[1]
历史价值北馆陶镇位于冠县西北部,北接临清市,西隔漳卫河和河北省馆陶县相望,黄河故道纵贯域内。全镇共有十几个村每年都要举行规模不一的庙会。而在这些庙会中,大郭庄村的庙会规模最大,辐射周围数十里,甚至还吸引了临清等地的群众前来参加庙会。大郭庄庙会上不仅有大型祭祀活动,同时还有很多民间艺术团体前来助演,规模空前。
大郭庄庙会起源于明朝初期。庙会除了烧香、拜神、唱戏、民间文艺表演、商业活动等内容外,还有具有地域特色的“烧袍”仪式。大郭庄庙会是鲁西一带迄今为止发现的形式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庙会,是研究鲁西民俗的“活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