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弓奖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彤弓奖章(Medal of Vermilion Bow )是中华民国时期设置、颁发的一种奖章,主要颁发给作战有功的空军将士。

彤弓奖章的主要形状为圆形,右下角为一朱红色弓弩,搭着一支金色羽箭满弓待发;左上角为一颗红色星星。整个勋章的意义为:“红星表示敌军。象征我空军炸射敌军,如后羿射物之必中也。”彤弓奖章

[1]

颁赠对象彤弓奖章,于中华民国34年(1945年)06月14日通过的《空军勋奖条例》所设置、颁赠。 该奖章的授予对象主要为空军将士,具体规定为:

“作战飞行时间满180小时,或参与作战任务满60次以上,有相当之成就者,给予彤弓奖章。”

历史典故彤弓即“朱红色的弓”,最早是用于表示天子所授予将帅出征、讨伐的权力,常常与“黄钺”并用;也用于表彰有军功的诸侯。 唐代诗人贾至的诗《相和歌辞-燕歌行》中如此写道:“彤弓黄钺授元帅,垦耕大漠为内地。季秋胶折边草腓,治兵羽猎因出师。”在《诗经》中也有《小雅·彤弓》一诗,“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勋章等级彤弓奖章不分等级。每位军人最多只能获得一次彤弓奖章;如有战绩应再次授予本奖章者,则在奖章之上加佩奖表。本奖章为襟绶,佩戴顺序在各个勋章之后;在各奖章中,处于宣威奖章之前、雄鹫奖章之后(即佩戴在宣威奖章右边、雄鹫奖章左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