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何民

骆何民(1914~1948)
原名骆家骝,又名仲达,江苏扬州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负责儿童团工作。
1929年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年秋出狱后到上海,进浦江中学读书。1930年秋,到苏北参加红十四军,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被护送到上海治疗。九一八事变后,因积极参加抗日宣传等革命活动而多次遭拘留,均被视作一般学生而释放。1932年5月,在中共中央军委担任交通,再次被捕,受到酷刑折磨,取保出狱后,又带病投入革命斗争,化名何福林,担任共青团沪西区委组织部长。同年11月,在参加团区委会议时又遭逮捕,被关押4年余,至1936年11月获释回家乡养病。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上海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上海沦陷后,先后到武汉、桂林、福建永安等地担任《国民日报》、《阵中日报》编辑,《开明日报》的主编;参加共产党人杨潮等组织的东南出版社。1945年7月,国民党逮捕杨潮,骆也受牵连遭捕。
1946年9月,获释来沪。为《文萃》、《评论报》撰写稿件。1947年3月,《文萃》转入地下出版后,千方百计集资,开设友益印刷厂,任协理,承印《文萃》与其他进步书刊。7月19日,国民党当局查封文萃社,骆于21日遭捕,这是他第七次被捕。在狱中,遭受多种酷刑折磨,毫不屈服,对难友进行气节教育。“受点刑没有什么关系,”同时运用自己多次被关押的经验,组织难友同敌人开展斗争。1948年12月27日,被活埋于南京雨花台。1949年7月11日,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