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嘏
李锡嘏(1708——1765),字如九,号祉堂,临县城内人。幼时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不满足于记诵字句,对所学必追本溯源,直到融会贯通。18岁起专通五经,博览群书,深得知识界人士敬重。清乾隆丙辰年中举人,乙丑年中进士,受聘于汾阳罗城镇就馆教学,不久又受聘于交城卦山书院任主讲。后因父病,辞返故里,侍奉膝下。父病逝,守孝三年后,赴京候选,委任河南省阳武县知县。
到任初,时值阳武县黄河堤决,水势泛滥,筹办防堵工程不胜劳瘁,旋又淫雨连绵,阳武一带尽成水国,灾民急待赈救。锡嘏及时上报灾情,按户发款,计口散粮,远近无遗漏,吏役无侵吞,灾民濒死得活者甚多。但涝灾已成,秋收大减,严冬到来,县民饥饿依旧,四出逃生。他目睹此情,心急如焚,首先捐输了自己的俸禄,并劝当地富户同捐,设厂煮粥以赈灾民,得救者五千余人。锡嘏决断讼事亦不轻易用刑,每案都耐心审察详情,使有罪者甘心服罪,有冤者得以昭雪。
锡嘏被调任杞县知事离阳武时,黎民攀辕卧辙挽留。到杞县后,又值岁歉,他奉令赈济,按上中下户及人口大小,不漏一人,不滥发一粟。境内发生蝗灾,他率领差役,召集县人及时奋力扑灭。县境内分为十保,粮随地征,日久因农民迁移,征粮时往往找不到地主,无主地应纳的粮由保内所属农民负担,农民对此有苦难言。他得知后,将久受牵连的无主地征粮尽数豁免,减轻农民负担。他在杞县任上,还遇黄河南北各处大水泛滥,水与堤平,一旦风雨激荡,即有决堤之险。他露宿堤上,率民日夜守护,直到退堤。时杞县城垣年久失修,一旦河水溢出,即无法堵当,他令合邑人士量力捐输,挑选有才干而公正无私者监督管理,及时整修。他对教育尤为关注,力主设立书院,聘名儒为主讲,并亲临书院登台执教。遇国家考试大典,必设丰厚宴席,招待应试学员,并捐出自己的俸银为应试学员作路费。在他的影响下,杞县的学风、文风大为改观。杞县人于县城西郊普济堂侧为其建生祠,以表敬怀。河南省巡抚保举他升任知府,后提补河南开封朱仙镇水利同知,又委署河南卫辉府知府。他离开杞县时,父老焚香顶烛,跪拜于路。
乾隆三十年(1765),李锡嘏奉委由水路运送东南各省官粮进京,行至大名府,旧冲气病复发,卒于当地,终年57岁。其子李树嘉奉丧归,葬于县城东关北岳庙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