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玷
赵无玷(1877——1909),字仲磨,临县城内人。幼时从父攻读,稍长从师于本县名儒贾凤书门下,在凤山书院就读。18岁府试,中第一名秀才。光绪二十五年(1899)清廷开科取士,他本不愿去应试,但由于师命与众望难违,勉强去了省城,却以五百两银卖掉自己的答卷,使买者中举。此事引起其父震怒,认为他“辱门陷户”,当即严责他“归还本来面目”(举人)。他坦然答道:“科场儿不愿去,功名儿不愿得,父要儿赎誉,三年后还你个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度应试中举。
赵无玷中举后,被选入省令德堂深造。他精于计算,令德堂会考名列第一,被任京官,授度支部(户部)主事,兼管河南田赋司,在河南目睹“政繁赋重,徭多税杂,民生凋敝。”经明察暗访,查明地方官横加于农民的苛捐杂税二十一宗,折银六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两,遂直言不讳上奏。
奏章以论法制起首,转入现状呈述:“徽臣主度支之事,司河南之赋,到豫视察有年,洞悉其中利弊。”“查河南年年有灾,岁岁闹荒。去年陈州荒地千里,怀庆十室九空,乡民啼饥号寒,奄奄一息者常见不鲜,路旁扶老携幼,奔走呼号者,比比皆是。”在呈述现状后,进一步呈述原因:“究根寻源,天灾固有,而人为之祸十占八九。”“当今县制,倍多于古,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蒙君作弊,专横跋扈,上瞒下漏,患无所救。”“主政则受贿,治民则搜刮,位高则弄权,宠上则拉夫。”“官税虽重犹有底,附税浩繁无可计。黄纸蠲租(诏书免除租税)白纸催(地方官文告催租),敲诈勒索万民哀。”“土地拍卖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亦要抓捕抽丁徭。”“如此状况,贪官污吏勾结土豪所也!”“据抽查,仅彰德、怀庆、陈州、南阳四府,横征赋税21宗,年折银63543两。事实确凿,有据可查。”最后建议:“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乞我皇调人员,清财赋,廓清积弊,严整法度,赈灾恤民……”。后附横征暴敛官员花名。
在封建社会,谁要揭露朝廷弊端就会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这份奏章发出,知心至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当时清朝摇摇欲坠,摄政王为了拉拢民心,稳定局势,按奏章列举官员,择重者惩办了几个,并诏令免除每年横加在河南农民身上的六万多两赋税。
河南农民的负担减轻了,赵无玷却因此得罪了不少官吏。宣统元年(1909),他正在书写财赋丁徭方面的变革论文,忽觉胸闷胃逆,延医诊断,医言“似中毒”,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终年33岁。旨令“护柩回乡,官仪办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