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胡

胡(Hú) 牛𩔞垂也。从肉古声。

胡

起源胡(Hú)姓是一个中国人的姓氏,以胡姓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的多少排名第13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胡姓传说胡部落 在蒙昧洪荒时代的中国东部地区,生活着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后人称之为东夷。而在东夷族众多的鸟夷部落中,有一支以(突鸟)(胡鸟)鸟为图腾,以“胡”作为名称的部落。

《尔雅·释鸟》记载了一种(突鸟)(胡鸟)鸟,这种

胡

(突鸟)(胡鸟)鸟“似雉,青身白头”,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白头翁鸟。据学者的推断,胡即(突鸟)(胡鸟),是以白头翁鸟为图腾的部落,后用为国号,当系东夷族中鸟类的一支。后来,在弱肉强食的部落战争中被兼并,逐渐消亡,融合到其他部族中去了。

吕氏春秋·勿穷》所载的“胡曹作衣”的胡曹,是被奉为最早的胡之得姓的祖先,其所处的时代大致在黄帝时。清人陶澍在为益阳胡氏《吴支二修谱序》中称:“余惟胡之得姓,莫古于胡曹。《世本》载其人在五帝时。”胡曹是黄帝的臣子,可能擅长制衣,是衣服的发明者,所以说“胡曹作衣”。

在胡部落衰亡后,其子孙湮没无闻,但却没有灭绝,到西周、春秋时代,出现的以胡为国名的诸侯国。

胡姓起源有四:

一、出自妫姓,以谥号为氏,为帝舜之后裔,得姓始祖为胡公满。

胡公满又叫妫满,是舜帝的后裔,父亲虞阏父曾做过周朝的陶正。他是周文王的女婿,武王时把他封在陈国(今河南宛丘),谥号胡公。据《史记·三代世表第一》载,舜是黄帝轩辕氏的裔孙,其世系依次为: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乔牛——瞽叟——重华(即舜)。但汉代刘耽《吕梁碑》则认为舜的祖先是虞幕,幕之后依次是穷蝉——敬康——乔牛——瞽叟——舜。《左传》昭公八年杜预、郑众注皆言有虞氏系出虞幕。

舜是中国古代圣明君主,《孟子·离娄章句下》的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字重华,也叫仲华、重明,都是因他两个眼睛有三个瞳子而得名。舜的母亲叫握登,看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握登疑为古登人,即邓人之女。上古社会在群婚制尚未根除的情况下,还残存着先怀孕后结婚的现象。意感一说可能是假托。也许就是舜出身来历不明的原因,舜的父亲瞽叟、继母和弟弟象曾想方设法害死他,但舜的性情生来就十分宽厚和谐,每遭毒打虐待,则逆来顺受,以德报怨,孝顺父母,慈爱弟妹。

舜的努力没有消除后母和象的嫉恨。有一次,他们命令舜到粮食仓库里去修补墙壁,然后放火烧仓库,想烧死舜。还有一次,他们命令舜去挖井,然后朝井里填土想活埋舜。幸亏舜有个妹妹名唤巢(又作昼巢),妹妹十分同情哥哥的遭遇,她屡次为舜通风报信,巧妙营救,使得舜多次化险为夷。舜曾经在历山耕耘田地,而历山的农夫常常为争夺田地反目为仇。舜来到历山之后起早贪黑,辛勤耕种,在他的感染之下,农夫们互相谦让,历山一带纠纷逐渐平息,获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舜曾经捕鱼于雷泽之畔,而雷泽的渔民互争渔场,舜便亲自去捕鱼一年,让年长者占有好场地。东夷人制陶质量不过关,舜便带头制陶,使制陶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舜治理本部落卓有成效,他曾籴于平阳市,牧牛于潢阳。他领导百姓发展生产,遇到干旱便替百姓凿井,遇到有虎豹出没的山村,便不顾个人安危,竖立标志警告人们免遭伤害。他不仅获得老百姓的爱戴,还结交了大批当时的俊杰贤能。他的好友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识、秦不空等,都是国中贤人。舜耕于历山时,与伯益交友,制陶器于河滨。又与夏禹交友。其中,雄陶疑为有洛氏酋长,方回疑为方人酋长,秦不空疑为秦国始祖,伯益则为少皋氏酋长,禹为夏酋长。说明舜逐渐获得各氏族首领的支持,很快,他被许多部落联盟推选为都君,即大酋长了。舜在职期间任用贤能,唯才是举。高阳氏部落才子重、益、禹、皋陶等8人,被称之为“八恺”,高辛氏部落贤能稷、契、朱虎、熊罴等8人,称“八元”,都听命于舜,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不久,关于舜的美德和才能的故事不胫而走,传遍天下。尧闻听此讯,以二女娥皇、女英嫁与舜为妃,还派9个儿子帮助舜治理国事。也许身为东夷人的舜与尧处于两个不同的部族,也许尧还没有亲眼目睹舜杰出的才干,他对舜进行了各种考验,然而舜每次都能不负众望,克服重重困难,凯旋而归。舜曾深入到狼虎出没的大森林里去,在茫茫大森林里,恶虎毒蛇对他畏而远之,不能伤及他的肌肤。在狂风暴雨中,他如有神助,从不迷失方向。尧对此非常地惊奇。当尧年老体弱之时,舜代行天子之政。

尧去世之后,舜为尧守孝3年。此后,舜避位让尧的儿子丹朱当政,但天下诸侯都不向丹朱朝拜,而向舜朝拜。鸣冤叫屈者不向丹朱申诉,而请舜审理案件。丹朱遭到天下人的唾弃,而舜的功德为天下人所交口盛赞。舜通过他的实干,在百姓与诸侯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人们理所当然地愿意拥戴德才兼备、政绩斐然的舜,而不太愿意拥戴依靠父辈声望的丹朱。除了丹朱之外,还有当时横行天下,为害百姓的四凶:(马+灌-氵)兜、共工、鲧、三苗。舜首先将罐兜、共工、鲧、三苗这4个部落的首领除去,然后将这4个部落流放于四方边远地区。舜登上帝位3年后,封丹朱于房陵,使丹朱所率部落成为虞国的宾属国。

舜的智慧,还体现在他的组织才能。他任用的内阁成员有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蚤、彭祖等,其中皋陶、契、夔龙、益属东夷族,其余全属黄帝族。淡化了东夷与炎黄部落族系之争,融洽了各个部落间的关系。舜对22位大臣进行了具体分工,让他们各司其职,有的掌管农业,有的掌管司法,有的掌管天文,有的掌管文化艺术等等,舜的手下人才济济,最有建树的大臣是以治水而名标天下的禹。舜治理天下的时代,是一个从政治到生产、到工艺都十分辉煌的时代。舜的治国之道,主要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他贵为天子,仍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后来,在与治水有功的禹的权力斗争中,大禹击败了舜所代表的有虞氏,并迫使有虞氏四处迁徙。舜的儿子商均被封于河南虞城,后转封于商,成为了商人的先祖。而有虞氏大部分族人则大量向南、北、东方迁移,形成了舜族的大迁徙。有虞氏进入衰落时期。

舜的一支后裔虞遂一直留居在虞舜国都蒲板,即今山西永济县虞乡。虞遂的后人曾被封于遂国(今山东宁阳),春秋时为齐所灭。商汤时也曾封虞遂的另一支后裔于陈。但总的说来,舜的后裔在夏、商时期,多湮没无闻,元气大伤,所谓“夏后之时,或失或续”,就是有虞氏部落在离析后所受遭遇的写照。

但到了周朝初年,长期留居虞城的商均后人虞思,在数十代后传至阏父,又称遏父,担任了周朝的陶正之职,主管陶器生产。因制陶有功,得到周文王的赏识,周文王把长女大姬嫁给阏父之子妫满,至此有虞氏的命运有了一个新的转机。周武王打败殷商后,为备“三恪”(即正朔),分封黄帝、唐尧、虞舜之后,妫满作为虞舜的后裔被封于陈(今河南宛丘),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以奉舜帝之祀,国号仍沿袭“陈”。

这个陈,即上古陈丰氏部落曾居留的地方,宛丘附近的陈国故地。到周朝初年,虞思的后裔遏父,又称瘀父,投附周国,担任陶正之官。舜帝是上古时著名的制陶专家,他的子孙继承这一技艺,都擅长制陶,正因为瘀父制陶有功,深得周文王(一说为周武王)的欢心,便将长女太姬(一作元妃)嫁给了瘀父之子妫满,即胡公满。周武王灭商后,便把妫满另封于陈,以取代虞遂之后的陈国。他们都是同祖同宗,易于接受统治。这种“以夷治夷”的治国之术,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妫满统辖陈国故地,以奉舜帝之妃,国号仍叫陈。《左传·昭公八年》记载:“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周武王命他继承虞舜帝的正统,成为妫姓与姚姓的正宗。于是妫满又称陈满,在位60年,薨谥胡公。申公次子庚娶李氏生一子,名龙泉。龙泉以曾祖父谥号为氏,称胡氏,成为胡姓得姓的开山祖。

陈国传到陈幽公时即呈衰败之势。幽公荒淫昏乱,游荡无度,不理政事,至宣公、厉公、灵公之时,更是愈演愈烈,以致国内连续发生内乱,国势积弱不振,只得在楚、齐、晋、吴等强国的夹缝中求得生存。陈哀公时,大夫庆虎、庆寅据陈都作乱,使得陈国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哀公死后,闵公继位,但在楚、吴两大强国的夹缝中已是无力回天,公元前478年,灭国之灾终于降临,陈国变成了楚国管辖下的一个县。

二、出自周时的两个胡国。

1、姬姓胡国:

在今河南郾城。公元前518年左右被楚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妫姓胡氏融合;姬胡的地望在今河南郾城县一带,周围分布着姬姓亲族诸国。

《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早在周朝末的公元前745年,郑国便恃强攻入胡国。

《左传·昭公四年》的记载:“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秋七月,楚子、蔡、陈、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

在楚与晋、齐、吴的争霸战争中,正位于军事要冲,迫使它不得不依附楚国。胡子国曾经跟随楚国去攻徐和吴。《左传·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楚“迁许、胡、沈、道、易、申于荆焉。”

当时胡受到吴的威胁,而内迁于楚。

为加强对依附国的控制,公元前531年,楚灵王把胡、许、沈、道、房、申诸小国迁到荆山(今河南灵宝县,相传黄帝采首山之铜,曾铸鼎于荆山)。但不久,楚国发生政变,灵王自杀,平王即位。平王为笼络人心,对各附属国采取了较为宽大的政策,胡国人民被转迁到安徽阜阳立国。

此时,楚国强邻吴国日渐强盛,北上争雄。公元前519年,吴国攻打楚国,胡子又随楚国抵抗吴国的军队。据《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记载:吴公子光在战前曾分析形势,说“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蔷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七国同役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吴国采用了骄兵之计,麻痹楚、陈、胡、蔡、顿、沈、许七国的联军。

这实际上是吴国肃清楚国外围以攻楚的一次战争,其最终目的是报复楚国。七月,吴与胡、沈、陈、蔡、许、顿诸国军队战于鸡父(今河南固始县东)。吴先以战斗力低下的3000名罪人兵(吴把罪犯组成的军队)攻打胡、沈、陈三国。罪人兵不堪一击,三国竞相争获俘虏。一时三国军队阵脚大乱,行阵不整,吴国大军乘机实行大举攻击,分别由吴王僚、公子光、掩余(吴王之子)率领中、右、左三军三路夹攻。三国大败,胡子国君髡、沈子国君逞战死,陈国大夫被俘。接着,吴军又故意释放了胡、沈之囚,使之弃逃至许、蔡、顿告急,大呼:“吾君死矣。”而吴帅紧随释囚之后,趁其不备,在鸣鼓声中,一举击败许、蔡、顿三国。六国既败,楚军顿显孤立,指挥官只得下令撤退。但楚国在回师途中,顺便再次吞并了胡子国,胡子国被并人了楚国版图。公元前512年,吴国发生政变,吴王僚被公子光所杀,其子掩余、烛庸投奔楚国,楚昭王把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城父堡,春秋时许国国都)和胡田(即胡国之地)赐与他们。《左传·昭公三十年》:楚国“取于城父与胡田以与之。”

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仍以国号为氏。

2、归姓胡国

归姓起源与尧舜时代的后夔,被称为归夷,是东夷集团的一支,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建立归国外,大部分归人不愿臣属于商而向南迁移。其中一支归人迁居于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在此建立起胡子国。

《路史·国名记己》记载:“胡子国归姓。归姓,夔出。”又《路史·国名记戊》记载:“盖楚之所立。”这个胡子国为楚国所立(豺-才+出)国的后代。楚国灭础后,将其后代迁于汝阴西北的胡城,即今安徽阜阳。楚国就将(豺-才+出)的后代转封于此为胡子国。胡氏国子孙就以故国国名归为姓。

公元前495年被楚灭,战国时为楚邑。春秋时被楚灭掉后,其国君子孙中有称胡氏的。归姓胡子国的历史比姬姓胡子国还要早,屡见于卜辞和金文,周初甲骨及周穆王时的铜器铭文都多次提到胡麸、胡侯。1973年在陕西蓝田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麸叔鼎。铭文中所说的麸国,就是文献中归姓的胡国,其地在今安徽阜阳,是自成周通往淮水流域的必经要地。而归胡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期,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封国。

归姓胡子国为楚国所封,成为楚国的附庸。它位于楚国的东北方向,处于楚国与吴国的缓冲地带。这时正当吴王阖闾的强盛时期,吴人经常从淮北进军,西上攻楚。《春秋·定公四年》“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侯、郑伯、许男、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同年11月,吴国联合蔡、唐两国,大败楚国于柏举,攻破了楚都郢城,楚昭王逃到随国。

《左传·定公十五年》曰:“吴之人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胡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胡子豹乘吴国军队攻进楚国都城之机,占领楚国邻近胡国的地方。

公元前505年,楚在秦国的救援下,收复了国土,并把国都迁至都(今湖北钟祥县西北)。楚作为大国,几年后很快恢复元气。这时吴、越两国连年交战,无暇对付楚国,于是楚国有机会向那些跟着吴国攻楚的小国首先开刀,报召陵之怨。胡国首当其冲。

公元前495年,楚师大举进攻,很快就灭掉了胡国,俘虏了胡子豹。至此,归姓胡子国的历史就结束了。

归胡亡后,其子孙为追念祖先,分成二姓,一是以国为氏,即胡姓;一是以姓为氏,即归姓。《通志·氏族略》记载得很清楚:“胡子国,归姓,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以姓为氏者世居吴郡(今江苏苏州)。”

归胡的地望在颍州汝阴,古代文献多有记载。《春秋·昭公四年》记载楚子、胡子伐吴,杜预注明胡国在汝阴胡城,战国时属楚。《太平寰宇记》则说胡城在汝阴县西北二里处,是春秋时胡子国的故地。在今安徽阜阳市,除胡城这一古迹外,西北有女郎台,据说是胡国之女嫁给鲁昭侯为夫人,于是筑台表示对胡女的礼遇,俗称女郎台。

三、为他姓改胡姓。

黄姓改胡姓

东汉的重臣胡广本姓黄或王,他的亲生父母因为贫困而不能养育他,于是将他置于瓮中,投入河里。坐在瓮中的婴儿沿河顺流而下,有一胡姓长者听到婴儿的啼哭声,捞起浮瓮,将孩子抚养成人,这位黄姓的子孙便改从了胡姓。

李姓改胡姓

李唐皇家的后裔为胡三公拯救于危急之中,其后发达,遂为明经胡氏。

当时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握有重兵,权倾朝野,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8月,朱全忠的部下韩建尽将诸王斩尽杀绝于十六宅。不久,已有身孕的淑妃何氏被立为皇后。朱全忠借故岐兵威逼京畿,第二年正月,唐昭宗在朱全忠的胁持之下,无奈起驾迁往洛阳。二月迁都人马来到陕州,因为东都洛阳宫殿的情况尚不清楚,于是滞留于陕州。三月朔日,何后临产,四月,宫阙建造完毕,朱全忠请求发车起驾。皇帝就将太子托付与三公。胡三公临危受命,不顾个人的安危,将太子带回婺源考川。昭宗来到洛阳之后,不久就被朱全忠杀害。唐哀宗天祜元年(公元904年),德王裕等九位皇子也惨遭杀害。李唐宗室仅存哀帝,而李昌翼隐存于外。

李昌翼与义父胡三公来到考川之后,因为义父姓胡,也因为婺源有“十胡九汪”之说,改姓为胡,融于众胡之中,可以掩人耳目。取名为昌翼,也是为了感谢胡三公的覆翼、养育之恩。胡昌翼避乱于考川之后,闭门少出,不愿招人耳目。几年之后,年少的胡昌翼就以天资聪慧闻名遐迩,引起乡人的注目和惊奇。弱冠后的胡昌翼登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经科进士,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明经公。胡昌翼长大后胡三公将他的真实身世坦言相告,并且出示当初从宫中带出的御衣和宝玩。胡昌翼无意仕途,隐居于乡中,开设书院,传道授业解惑。不久他的身份逐渐被乡人所知,乡人不忌国法,纷纷尊称他为太子。胡昌翼在乡里好善乐施,曾经为了便于乡人出外,而伐木架桥于二十四都朱源溪上,乡人称呼此桥为“太子桥”。南宋时由14世孙胡安国重修,13世孙胡次焱定名为“明经桥”,到了元时,胡昌翼的15世孙胡明善将太子桥由木桥改建为石桥,并邀请当朝尚书汪泽民出席桥的落成典礼,作《明经桥碑记》,立石于桥侧。

四、少数民族胡姓

在历史上,鲜卑、契丹、溪、高车、满、苗、瑶、普米、彝、回、赫哲、达斡尔、傈僳、白、锡伯等古今民族中,都有胡姓的存在。

鲜卑族改为胡姓

古代文献上较早记载少数民族改易姓氏。后魏献帝时七分国人,分其氏,北魏教文帝诏定代人姓族,为其典型标志,其中有纥骨氏改为胡氏。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创建的一个王朝。拓跋氏一直以黄帝轩辕氏的后裔自居,约公元4至6世纪,崛起于河西一带,建立起与中原封建王朝相抗衡的王朝。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举改革,禁胡语,学习和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就连姓氏也改用汉姓。

鲜卑族本无姓氏,而以部落为号,其后代因以为氏。魏初统国36,大姓99。《魏书·官氏志》记载有118姓,其中宗族 10姓,胡姓为宗族10姓之一。其中长兄纥骨氏,后改为胡姓。

根据《魏书·序纪》鲜卑拓跋氏乃黄帝少子昌意之后裔,在尧舜时代则有始均。其后一直未同华夏有什么来往。崇尚纯朴,未使用文字,处在以契刻为助记忆的传说时代。至始祖拓跋力微时始有比较详细的纪年。始祖四十二年遣太子至曹魏,时为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魏书·序纪》记录了北魏始祖以前的十四首领的名字和庙号。说成皇帝拓跋毛“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传了13代,至献皇帝拓跋邻,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改革,《魏书·官氏志》说:“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献帝是始祖拓跋力微之祖父。其时的七姓为:献帝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次兄为拓跋氏,后改为长孙氏;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命疏族为车馄氏,后改为车氏。与帝室之族,形成十姓。有宣武灵皇后胡氏(为司徒胡国珍之女)、孝明皇后胡氏(为灵皇后从兄、冀州刺史胡盛之之女)、《魏书》所见列传有胡方回、胡叟、胡国珍(皆为安定临泾人),《节义列传》中有胡小虎(为河南河阴人)。现在应该回答这一问题:既然纥骨氏改为胡氏,为什么后来又出现了纥骨氏?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云:“拓跋氏出自鲜卑西部,其种本杂有丁令(即高车);疑献帝‘七分国人’时,以其长兄摄高车纥骨部,因以为氏。后魏孝文时有永城侯胡泥,传称代人;孝明时有酋长胡琛,据高平。疑皆此族人。”是一种情况。纥骨氏改为骨氏,也是一种情况。而姚氏和《姓解》、《辩证》的作者都忽视了《魏书·官氏志》的另一条重要资料,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 495年)发布了一份诏书,规定:“原出朔土,旧为部落大人而自皇始已来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压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职官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而中间不降官绪,亦为姓。诸部落大人之后,而皇始已来官不及前列,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有令已上、外为副将、子都、太守、品登仡已上者,亦为族。凡此姓族,之支亲与其身有缌麻服已内,微有一二世官者,虽不全充美,亦人姓族。五世已外则各自计之,不蒙宗人之荫也。虽缌麻,而成世官不至姓班,有族官则人族官,无族官则不入姓族之列也。”看来由于纥骨胡氏不甚进取,不符合孝文帝时的姓氏政策,遂逐渐地回复为纥骨氏,或改为骨氏。当然,纥骨胡氏也有可能归宗于安定、中原之胡氏。

契丹族胡姓

宋人叶隆礼《契丹国志》就说:“故北番惟耶律、萧氏二姓也。”至于契丹族其他姓氏,则是与汉、奚等族通婚、融合而逐步产生。胡姓在契丹族中产生较早,五代后唐时,即辽初已出现了著名的胡姓人物胡环。

瑶族胡姓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与汉族和其他民族长期的融合过程中,在姓氏上逐渐形成十几个大姓,而胡姓在瑶族中堪称大姓。其中有胡姓的主要是盘瑶、花兰瑶。

胡姓家谱介绍元至正六年浙江东阳《胡氏族谱序》云:“今辄效欧阳公族谱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次,远近亲疏为别,而书有详略焉。呜呼!继自今,凡我族人子不观其谱者,重敬念祖宗之泽,以有此身相与和睦,力行孝悌忠信,贫者安而无蹈,富者逊而无骄,仰事俯育之余,勤学读书,出而应举从仕,庶几君子之归而不至于下流也。诗曰:‘无忝尔祖,可不懋者哉!”’至明、清、近代,胡氏修谱之法多为欧、苏并行,略远详近,略疏详亲,目的均在“敬祖收宗”,并使子孙和睦相处,力行孝悌忠信。清光绪四年麦田胡氏宗支八修谱“但录斌公以下者,亦眉山(即指苏洵,洵为四川眉山人)详近略远之旨。”(邓焯英序)大支六修谱“远者略之,疏者简之,疑者阙之,信者详之,合某裔为某公之云扔,分某公为某支之派祖,则分之而愈见其分者,合之而共知其合也,此敬宗收祖之大较也”。无不贯穿着欧、苏修谱的主旨。麦田胡氏族谱各支世系表就是依照欧阳修的“图谱法”,“欧谱尚直,今之所谓图也,兹编仿其式,而略事变更……上师史法,旁参私牒,在胡氏族谱,固因创者也”。

胡氏修谱讲究实、信,这也是胡氏谱学的重要特征。《麦田胡氏创修族谱引》云:胡氏在宋代名贤辈出,胡安国之后,散居于衡、潭、沩、鼎间,但“顾裔系文献无徵,不敢援附,断自迁沩者为始祖”。

胡姓家谱文献目录北京·延庆胡氏宗谱六卷藏地:美国(清)胡崧等续编清光绪十——年(1885)木活字本 六册河北霸县·胡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南开大学 (民国)胡春煦等修 1932年油印本 一册

辽宁本溪·胡氏谱书一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富家楼乡富家楼村 (民国)胡玉文纂 1921年手写本

上海·安定胡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胡鹏撰清康熙六十年(1795)序写本二册

上海·胡氏乘家传不分卷

藏地:上海文化管理委员会

(民国)胡祖德纂修 1918年石印本二册

江苏丰县·胡氏家谱四卷

藏地:江苏丰县博物馆 (清)胡敬敷撰清光绪四年(1878)钞本

江苏泗阳·江南淮安府桃源县胡氏宗谱四卷

藏地:

江苏泗阳县档案馆 (清)胡锡椿五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兴化·泉泉溪胡氏宗谱

藏地:

江苏兴化县昭阳镇南沧办事处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森刻本 六册

江苏如皋·胡氏世谱八卷

藏地:河北大学(民国)胡宗淦续修 1916年木刻本八册

江苏镇江·海陵胡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胡彬等重修清咸丰元年(1851)翼经常恭订写本 四册

江苏镇江·润南官塘桥胡氏重修宗谱四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蒋茂柚纂修 胡名士倡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活字本 四册

江苏·丹徒胡氏支谱四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市 美国 (民国)胡煜续辑 胡忻协修 1921年安定堂活字本 四册

江苏常州·安定胡氏宗谱二十八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胡耀 胡荣庭纂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思贻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南开大学 (清)胡英续修清光绪二年(1876)乐善堂刊本 十二册

江苏常州·毗陵胡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胡馄主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乐善堂活字本 —二册

江苏常州·毗陵修善里胡氏宗谱五卷

藏地:南开大学 (清)胡伯良修清光绪五年(1879)敦本堂刊本六册

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八卷

藏地:

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民国)胡绍瑗纂修 1916年大雅堂铅印本

江苏常州·东安胡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 · (民国)胡玉霖 胡生奎等纂修 1921年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江苏武进·毗陵山东桥胡氏宗六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胡雅堂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序木活字本册

江苏武进·毗陵胡氏世牒十卷

藏地:

江苏常州市图书馆(存卷2) 美国胡裕清等修 1918年木活字本 十册

江苏武进·毗陵胡氏重修宗谱六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胡福留纂修 1927年郭本堂活字本 六册

江苏武进·石安胡氏宗谱八卷·

藏地:美国 (民国)胡纪荣等修 1928年庆宜堂活字刊本 八册

江苏无锡·安定胡氏谱不分卷

藏地:南开大学 1928年思贻堂刊本 三十八册

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四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美国 (清)胡景堂等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荣寿堂木活字本二十册

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五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美国 (清)胡本坤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荣寿堂木活字本三十四册

江苏·(山昆)山安定胡氏世谱十一卷 (清)胡口时修辑清嘉庆中刊本 十册

浙江宁波·蛟东胡氏重修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清)胡丹书 王予藩纂修清宣统三年(1911)敬爱堂木活字本 二册

浙江宁波·慈东田湖村胡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天——阁文物保管所 (清)朱宗燮 胡开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永言堂木活字本十册

浙江宁波·慈溪田湖胡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民国)胡昌龙 胡方锷等纂修 1928年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浙江宁波·(钅监)桥胡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 (民国)董祖义 陈师蕃等纂修 1918年立爱堂木活字本 五册

浙江奉化·重修胡氏西溪宗谱四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奉化县文化管理委员会 (民国)严澄卿纂修 1924年木活字本

历史名人在早期历史上,胡姓的表现似乎比不上他们谊属兄弟的陈、田等姓,除了春秋时期有过一位以大义化解蒲邑之危的名士胡衍之外,名登史册的胡姓人物,并不多见。

秦汉天下一统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胡氏“后来居上”,表现得出色极了,就以汉朝的胡安和胡烈来说,他们的事迹,便足以光耀后人——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经在白鹿山聚徒授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烈,则是一位出了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守的时候,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以“光芒毕露”四个字来形容胡氏在宋朝300多年间的杰出表现,应该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这段时间,胡氏的才华横溢,满门书香,胡安国、胡瑗、胡三省等人,无一不是功在传统文化,名垂千秋万世的了不起学者。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经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其后,要不是有胡安国的矢志“抢救”,则今日呈现在后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就很可能两样了。胡安国“抢救”了《春秋三传》,对于整个中华文化而言,真可以说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于孔子庙,千秋万世供人瞻仰。

胡峄阳(约1639-1718) 名良相,字峄阳,即墨人(今属城阳流亭)终生不做官,以教学授徒为业。“家甚贫,一介不取,蓬室瓮牖,悠然自适。雅工制艺,视进取之途泊如也”,可见这是一个追求迥异于一般封建士大夫的文人。

民间讹传为立阳、玉阳、维阳,名良桐,更名翔瀛,字峄阳,号云屿处士,清即墨城阳人。约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少年时就读于洼里、慧炬院,清顺治十年(1653年)16岁应童子试时,守门人强令其解衣搜身,他怒不受辱,拂袖而去,发誓终生不应试,后以设馆授徒为生。

胡峄阳生有异禀,精研《周易》,于濂洛之学别有微契。家贫甚,一介不苟取,蓬室瓮牖,悠然自得。虽雅工制艺,但视进取之途泊如也,惟与崂山百福庵蒋清山道长相交甚密。著有《易象授蒙》、《易经征实》、《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寒夜集》等。现仅有《易象授蒙》和《柳溪碎语》,《柳溪碎语》手抄本为70页,共1.6万余字。胡峄阳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死后,胡氏族人尊为十世祖,并在流亭村建胡峄阳祠堂,堂内挂对联一付,上联为:“儒也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下联为:“歉而不歉,乱而不乱,唯居之崂山最稳”。

2008年胡峄阳子孙重新修订胡氏族谱。其中包括流亭、洼里、前东城等地的族民。

胡安国,北宋学者。进士。

胡铨(1102~1180),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邦衡,号澹□。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胡宏,南宋理学名家,为胡安国之子。人称“五峰先生”。

胡定(1709—1789),字敬醇,号静园。其父胡子开,是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 由江西泰和县迁自广东省南雄城定居,以缝纫为业,家境清贫。少时性聪敏,博闻强记,人称神童。14岁考取秀才,雍正四年中举,雍正八年中进士,雍正十一年殿试,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元年(1736)授检讨,充《大清一统志》篡修官。乾隆三年主试广西,并预修《八旗通谱》。乾隆五年他出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并协理山东、江南、浙江诸道。 同年七月,他就上疏奏陈湖南巡抚许容诬陷粮道谢济世一案,揭发湖广总督孙嘉淦以及布政使、按察使、长沙知府、衡州通判、善化知县等朋比倾陷谢济世情状。经朝廷派员勘察,雪谢济世枉,夺孙嘉淦、许容等职。此案搅动了“太平盛世”的一潭死水,牵涉官员位高面广,朝廷上下震动。乾隆帝亲自过问此案,特下谕旨“诸督抚当深自儆省,以嘉淦、容为戒。”胡定亦因此而负秉直敢言之声誉,转兵科给事中,巡视北京西城。 在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云集的皇城根下,胡定一如既往,惩恶扬善,不避权贵。曾访得辖区内善良和恶棍的姓名于街道各立一榜,以示诏诫。民有讼者,即时判结。有御史贵戚诬卧佛寺僧为盗,系于狱中。胡定秉公审案,查明真盗,僧冤得雪,御史降官,贵戚除籍。京城为之侧目。

后来,胡定以母老乞归养。服除,复授福建道御史。到任即参奏台防同知不法行为,风烈如故。旋以劾内务部郎中剥削伤民事,军机大臣责胡所奏不实,夺职下狱,久之案定,罢归。 胡定为官一生,从切身的经历中深知直道难行,有幸保命归来,欣然而语日:“书生之魂来归旧壤,射声之鬼无恨他乡,是我今日之谓夫!”胡定归来时,两袖清风,残牖破壁,生活淡泊,以教书谋生。他曾掌教于瑞州凤仪书院,又先后主教韶阳、道南书院。乾隆二十二年,皇帝南巡,胡定往杭州接驾,得以复职。有人劝其再图仕进,胡定淡然不应。筑室双柏庐,安度晚年,卒年七十九岁。著有《双柏庐文集》《御纂通鉴纲目测议》,编纂《南雄府志》十九卷。 翻开《清史稿》,人物列传有298卷,入传三千多人,其中第306卷胡定,是广东省南雄市在清代唯一入国史的重要历史人物。《直隶南雄州志?宦迹》有胡定传。国史、方志都称胡定是一位秉直敢言,不避权贵,名闻朝野的清官。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功臣。

胡大海祖籍波斯,其祖先随蒙古军来华。胡大海原是一个炸卖油条的小商人,身材魁梧,勇力过人。1354年,朱元璋屯兵安徽滁县时胡大海前来拜见,朱元璋一见胡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严、憨厚,说话十分投机,非常爱慕,于是留于军中,命为前锋。渡江后攻取皖南、浙江等地,任江南行省参正政事。镇守金华(今属浙江)。虽目不识书,而能折节下士,曾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于朱元璋。军纪严明,曾说:“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胡大海待人诚恳,对降将也是如此,不料被降将蒋英暗算。胡大海遇害后,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赠光禄大夫,追填封越国公,谥武庄,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胡宗宪,明朝抗倭名臣。赏识提拔戚继光。

胡雪岩,清末红顶商人。 清朝红顶商人,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1836年(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1840年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1846年以知府分发贵州。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胡万洲(1865~1943),黄陇都华桥(今属汕头市峡山街道)人。国民党粤东支部组织代表,护国军第六军指挥兼海陆军司令,陆军中将,救国军中路司令,后改任义勇军第五支队司令,后任广州财局咨议、孙中山总统府咨议等职。

胡适,近代历史名人,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先驱,著名哲学家、史学家、学者、作家,倡导白话文第一人。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

胡绳,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胡耀邦,中国共产党前领导人。(1915年11月25日 - 1989年4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 。1981年至1987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总书记。

胡启立,中共著名委员

胡乔木,同上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胡枫,香港演员。

胡兵,大陆演员。

胡彦斌,大陆男歌手。

胡军,大陆演员。

胡歌,大陆青春偶像演员。

胡戈,因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成为网络红人。

胡润,中国的福布斯排行榜。

胡可,大陆女演员。

胡静,大陆年轻演员。

胡杏儿,香港TVB女星。

胡定欣,香港TVB女星胡春华

胡春华,河北省省长,中国最年轻省长,45岁,原团中央第一书记

胡和平,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瓜, 台湾著名主持人

胡洪明,著名陶艺家,知名紫砂文化传播人

胡连翠,安徽省含山县人,安徽电视台著名导演。

胡革纪,专业编剧,《李白传奇》、《太上老君》、《错过》、《女人帮》等电视剧。著名情感专家。

胡人【释义】 ①汉代匈奴冒顿单于给汉帝书中说“ 南有大汉, 北有强‘ 胡’ , ‘ 胡’者, 天之骄子也”(参考黄现璠等著《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古代泛指居住在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胡服|胡人|胡越。②泛指古代来自少数民族或外国的东西:胡琴|胡椒|胡萝卜。③没根据;毫无道理:胡来|胡闹|胡扯|胡作非为。④胡子,嘴周围及与鬓角相连的脸部长出的毛:胡子|胡须|山羊胡。

【胡搅蛮缠】 #hú jiǎo mán chán 胡乱纠缠,不讲道理和原则。

〖例句〗小明很不懂事,一个劲地跟他妈妈胡搅蛮缠,让带他去公园玩。

【胡思乱想】 #hú sī luàn xiǎng 指不切实际,毫无根据地瞎想。

〖例句〗幻想,是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像。这跟胡思乱想不能相提并论。

【胡言乱语】 #hú yán luàn yǔ 指毫无根据,随意乱说。

〖例句〗病人神智不清,胡言乱语了一上午。

【胡作非为】 #hú zuò fēi wéi 形容无所顾忌地做坏事。

〖例句〗维护社会治安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决不能让歹徒胡作非为。

更过字义胡 <名>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胡,牛顄垂也。――《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

狼跋其胡。――《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

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

又如:胡髯朗(羊的别名。胡,颈下垂肉;髯,须);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胡袋(某些鸟类颌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胡(胡、衚)hú

⒈〈古〉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之统称:~人。~服。泛指我国少数民族的或外国的:~椒、~琴、~萝卜。

⒉乱,无理:~说八道。~言乱语。~作非为(肆无忌惮的做坏事)。

⒊文言疑问代词。什么,怎样:~为慕大鲸?~不归?

⒋〈古〉指兽颈下的垂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8203;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