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硝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钠硝石

钠硝石(智利硝石)(Soda-niter)

Na[NO3]

[晶体化学] 理论组成(wB%):Na2O 36.5,N2O5 63.5。常含有NaCl、Na2SO4及Ca[IO3]2等混入物。

[结构与形态] 三方晶系,a0=0.507nm,c0=1.681nm;Z=6。arh=0.649nm,α=102。49',Z=4。方解石型结构。

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晶类,D3d-3m(L33L23PC)。晶体呈菱面体,与方解石相似。集合体常呈粒状、块状、皮壳状、盐华状等。在空气中变成白色粉末状。

[物理性质] 白色、无色,因含杂质而染成淡灰、淡黄,淡褐或红褐色。白色条痕。玻璃光泽。透明。解理 完全, 和不完全。性脆。贝壳状断口。硬度1.5~2。相对密度2.24~2.29。具涩味凉感。具强潮解性,极易溶于水。

偏光镜下:无色。一轴晶(-)。No=1.5874,Ne=1.3361。沿解理方向Ne'=1.467。

[产状与组合] 最易被水溶解流失,故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带是钠硝石富集的良好条件。主要由腐烂有机物受硝化细菌分解作用而产生的硝酸根与土壤中的钠质化合而成,共生矿物有石膏、芒硝、石盐等。

[鉴定特征] 晶形、解理、低硬度、强潮解性。用吹管烧之易熔,火焰呈浓黄色。

[工业应用] 用于制造氮肥、硝酸、炸药和其它氮素化合物;还可用作冶炼镍的强氧化剂,玻璃生产中白色坯料的澄清剂,生产珐琅的釉药,人造珍珠的粘合剂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