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陈金城

陈金城(压铸技术专家,图片中人物)陈金城,1936年出生,1955年自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无线电工具设备厂工作,曾任该厂厂长、总工程师。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奖状,199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受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曾任中国铸协压铸分会首届副主任兼秘书长。现为全国铸造学会压铸专业委员会顾问。

陈金城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就已多次组织与主持压铸技术培训班并讲课;数次组织与主持全国性大型压铸技术交流会,为普及和推动压铸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与国外的交流活动中,曾于1983年、1999年分别参加了第12届和第20届美国国际压铸会议,1984年接待并陪同美国压铸代表团访华和考察。自1985年至今,先后赴美、德、意、日、瑞士、新加坡等国参观展览会和考察压铸技术,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今,陈金城虽已年逾花甲,却斗志不减,正雄心勃勃并脚踏实地地为使中国的压铸技术和压铸生产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继续努力。

◆主要著述:陈金城长期从事压铸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著书立说,成果颇丰。其中包括,1963年出版与他人合著的我国第一本压铸专业书籍《有色金属压力铸造》;1978年出版个人专著《压铸技术基础》;1980年主编《压铸技术简明手册》;1994年主编《铸造手册(第6卷-特种铸造)》。此外,陈先生还在《铸造》、《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等刊物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诸如,《压铸机讲座-压铸机的发展》、《中国压铸工业的前景-从中国汽车工业的跃升谈起》、《压铸浇口技术及其发展--PQ图(上、下)》、《21世纪压铸展望》、《慢压射技术的开发及其理论要点》、《真空压铸的发展》等。

陈金城(医生)陈金城,男,1930年5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主任医师。菲律宾归国华侨。1957年福建医学院本科毕业,并参加中央卫生部执行毛主席批示;1958年全国举办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福建班三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卫生部部长颁发证书。全国大约2000名西医学员通过全面系统掌握学习中医的中西结合的高级医师。参加中国(香港)国际名医名药联合会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福建泉州分会理事,福建南安(梅口)市台湾联谊会理事。1958年参加福建省第二届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获省西医学习中医班积极分子、晋江专区科协先进工作者,曾任福建中医学院温病教研组、晋江专区第一医院、晋江专区中医研究所泉州市国专医院,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举办福建南安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赤脚医师训练班,农村合作医药,具有40多年的丰富临床诊疗、实践经验,擅长中西医配套本领治病,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儿科、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内科消化系统胃二十指肠溃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治疗神经衰弱、阳痿早泄、失眠、多梦、脱发、早衰,目前着力研究治疗中风、糖尿病、高血压、乙肝等疑难什病。

◆主要著述:《解放十二年来我省传染性肝炎文献综述》、《中西医结合调理脾胃在临床上的运用》、《祖国医学温病学说--对传染病的贡献》、《605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分析》、《大剂量阿托品格救暴发型流行性脑脊膜炎的临床分析》、《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中激素对阿托品的敏化作用》、《观眼识痔》等。

陈金城(国民党将领)陈金城(1903年~1983年),名都,号精诚,安徽全椒人。黄埔军校第3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1期毕业。1930年任独立第15旅参谋主任,1931年秋任独立第33旅3团团长,参加围剿鄂豫皖苏区,1933年任第93师279旅558团团长,1939年任中央军校第7分校学员总队少将总队长,后任第 27军46师副师长,1940年第90军109师师长,1943年8月任第36军副军长,1944年6月任第9军中将军长,参加桂柳会战,1945年5月任第29军军长,6月任第4方面军中将高参,1946年5月任第96军军长,1947年2月任整编第96军军长兼整编第45师师长,1948年4月27日在山东潍县战役中被俘。1960年11月28日获特赦。后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83年1月6日在南京病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