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良
1、河南电视台文艺部《百花舞台》制片人陈金良男,1949年4月生,河南西平县人。现任河南电视台文艺部《百花舞台》制片人。中国影协、中国剧协、中国音协河南分会会员。1982年编导了河南电视台第一个文艺专题片《豫剧板式介绍》,1985年与著名相声演员马季、赵焱合作拍摄了五集相声小品《生活中的笑声》,第一次把相声从舞台搬到实景拍摄,1985年参加开创了河南电视台第一个文艺专题栏目《文艺天地》。导演的音乐歌舞片《战士的心愿》,1987年获全军录相调演第一名;戏曲电视剧《豆腐李招亲》,1988年获全国评比"金三角"三等奖;文艺专题片《映日荷花别样红》,94年获河南好新闻二等奖;音乐风光片《石人山》获首届河南电视文艺"大河奖"二等奖;大型电视文艺晚会《先锋颂》获首届河南电视文艺"牡丹奖"二等奖;音乐歌舞片《春潮河南》,1995年获河南首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及94年河南文化艺术十大成果奖;戏曲精品越调《诸葛亮吊孝》获99年河南"牡丹奖"一等奖,个人获优秀导演奖;戏曲精品越调《收姜维》获99年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二等奖。戏曲精品《王金豆借粮》获2000年河南"牡丹奖"一等奖;发表的论文评论:《漫谈舞台录相的镜头运用》、《戏曲片要电影化》、《台前幕后的辛勤耕耘者》、《于高难处见真功》、《时代在笑声中前进》、《虎美玲的演唱艺术》等。本人还被《河南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中国人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魂》等书入编。
2、首届感动山东十大人物陈金良16岁参军,后来转业到东阿工作。他曾作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代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无论在部队还是转业后,陈金良都一如既往地做好事。
陈金良的左小腿内,仍有一块钢板和10个螺丝钉。那是1985年,陈金良到黑龙江出差,汽车途中翻车。陈金良为保护压在他身下的3岁女孩,用尽力气支撑着身子不让女孩受伤,直到小女孩被解救出来,致使自己的腰部受到了严重伤害,左小腿骨骨折,依靠一块钢板和10个螺丝钉进行了固定,还落了个经常腰痛的后遗症。尽管已事隔多年,可每次提起这事,陈金良的老伴还是止不住地心疼落泪:“本以为有了那次伤,他以后能消停点,可是伤还没好,又强挣着去上班了,谁也管不住他!”
从1990年开始,逢星期天、节假日,陈金良就到车站、公交车、十字路口,用自己编的快板宣传安全、卫生知识,并尽力帮助旅客解决困难。2002年,陈金良退休后,他自费到聊城、济南、德州、濮阳等地的汽车站、火车站搞宣传、做好事,从未间断。陈金良说:“我是一名警察,宣传安全是我的职责,而快板书则是我能掌握的最好方式。”十几年来,通过快板的方式,陈金良为旅客宣传每年2341车次,先后帮助困难旅客1000余人。
近年来,陈金良被聊城大学、聊城教育学院等高校聘为“校外辅导员”、“红旗团名誉团长”、“德育教育客座教授”等,把雷锋精神传播给大学生。陈金良曾先后受到过50多次表彰奖励,2005年,为表彰陈金良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山东省公安厅破格给退休民警陈金良荣记“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