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铁牛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地理概况乐山铁牛门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乐山古城墙上尚存的11座城门之一,而且是乐山古城最具研究和观赏乐山铁牛门

价值的城门。

名称由来铁牛门其实叫丽正门,我们在很多古城都可以看到丽正门,为什么呢?因为大凡一座城都有南门,而丽乐山铁牛门

正门正是南方正门的意思。丽正门之名源自《周易》:丽为八卦中的离卦,“丽也,日月丽于天,百谷、草木丽于土,重明丽乎正,乃化成天下;丽者,明也,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响明而治。”

乐山的丽正门位于古嘉州城南,现在的乐山市政府右侧,前临大渡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乐山城墙被洪水冲毁,重筑东、南两段临水城墙,城区逐步向西北移动,当时为防备江水再次泛滥,便在门楼上放置两座铁铸水牛以镇水患,为何放铁牛?因为牛饮消水,可以化解洪灾,这是中国古城“仿生学”规划思想的妙想,所以丽正门又称铁牛门。

主要看点铁牛门始建于宋,后毁,现为明代建筑,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门券通高11米,宽8米,门高5米,乐山铁牛门

为四出门洞,四门券交汇于穹心,建筑上称为“十字交叉拱门”,俗称“一脚踏四门”,是中国古建筑上的一大奇迹,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铁牛门的背面有“海棠香国”四字,说的是乐山的另一别称,据说乐山古代盛产色相具佳的海棠,称香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天下闻名,现在海棠是乐山的市花。

铁牛门东西相连的,是被地质学家命名为“嘉定城墙”的乐山古城墙。据说,这些古城垣是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年,乐山就是在这年由南安改名为嘉州的,意思是“郡土嘉美”)时开始修筑的,历经唐、宋、明、清时期,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都是明清时的遗迹。这些红石城墙古朴厚重,城堤合一,因地就形,蜿蜒曲折,勾勒出古城优美壮观的轮廓。[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