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戏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民国时期位于北京珠市口的西式剧院

历史沿革开明戏院始建于民国二年(1912年),是中日两国商人合资而建。其建筑整体为德国式样,钢筋水泥结构,水磨石饰面,当年在南城地区独树一帜,十分显眼。

开明戏院是演戏的剧场,故而剧场内的设备专门为演戏而设计,比起老戏园子要先进得多,观众、演员都很满意。戏院建成后,京剧名伶梅兰芳、高庆奎、杨小楼、余叔岩、孟小冬等经常在这里演出。

旧日,评剧艺人只能在天桥的小戏园子唱戏,珠市口以北的中和、广和、庆乐诸戏院均不接待他们的演出。但是开明戏院破天荒允许“评剧皇后”白玉霜来此演出,但不允许唱《拿苍蝇》之类的“粉戏”。

后来,天桥的戏曲艺人以进入开明戏院演戏为荣,标志着他们已进入戏曲的上层舞台。据传,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寒云,自比“建安才子”曹植曹子建,曾在开明戏院“票戏”,一时成为京城佳话。1949年后,该戏院一度称民主剧场。

2000年,因为扩展两广大街,开明戏院被拆毁,有关部门曾称要易地重建,但至今未见有重建开明戏院的影子,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特殊的地理位置开明戏院它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特殊,因为再往南,一箭之遥,就是天桥,是老北京的贫民窟,那些贫民艺人和无名艺人,在那里摆场子卖唱。要想进入当时北京的主流社会得到认可,不成文的规定,首先得先能够在开明戏院演出。当时侯宝林、白玉霜、梁益鸣(外号天桥马连良)等不少人,都是从天桥登开明,鸡毛升上天而名声大噪的。当时的开明戏院,就如同现在的中央电视台,是很多演员梦寐以求的地方。过去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三分钟。其实,有时候,这台得看是哪儿的台了,天桥的台子,就是在上面蹦跶十年,无论如何也无法和开明戏院的台子亮相三分钟相比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