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梦赋》

【年代】东汉

【作者】王延寿

【体裁】赋

作品原文梦赋

臣弱冠尝夜寝,见鬼物与臣战,遂得东方朔与臣骂鬼之书,臣遂作赋一篇叙梦。後后梦者读之以却鬼,数数有验。臣不敢蔽,其词曰:

余夜寝息.乃有非恒之梦.其为梦也.悉睹鬼神之变怪.则蛇头而四角.鱼首而鸟身.三足而六眼.龙形而似人.群行而辈摇.忽来到吾前.申臂而舞手.意欲相引牵.于是梦中惊怒.腷臆纷纭曰.吾含天地之纯和.何妖孽之敢臻.乃挥手振拳.雷发电舒.戢游光.轩勐跣.句有讹.全后汉文五十八.据万历本作斩勐猪.亦臆补.狒.明本作毅.句亦有脱讹.斫鬼魑.捎魍魉.荆诸渠.撞纵目.打三头.扑.扶全后汉文作抶.夔.博睥睨.蹴睢盱.尔乃三三四四.相随踉而历僻.隆隆磕磕.精气充布.輷輷.鬼惊魅怖.或盘跚而欲走.或拘挛而不能步.或中创而婉转.或捧痛而号唿.奄雾消而光蔽.寂不知其何故.嗟妖邪之怪物.岂干真人之正度.耳聊嘈而外朗.忽屈申而觉寤.乱曰.齐桓梦物.而亦以霸.武丁夜感.而得贤佐.周梦九龄克百庆.晋文盬脑国以竞.老子役鬼为神将.传祸为福永无恙.

作品简析汉赋在其发展过程中,虽有不少弊病(如形式主义),但从梦文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去考察,它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汉赋写梦,较有成就者为《李夫人赋》、《长门赋》、《通幽赋》、《思玄赋》、《检逸赋》等,最有成就者为《梦赋》。它是中国最早专门写梦的名作,是一篇形象化的梦理论,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梦理论价值。《梦赋》出自虚构,其来源有古代神话的影响、驱鬼民俗的影响以及强调人的精神力量的传统哲学观念等。《梦赋》之后,历代有不少写梦辞赋,多寓讽刺内容。[1]

作者简介王延寿

东汉文学家。字文秀,著名文学家王逸之子。曾游鲁国,作《灵光殿赋》,叙述汉代建筑及壁画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与他同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也写了此稿,但见到王延寿的《灵光殿赋》后,大为惊奇,自愧弗如,遂焚己稿,改作《梦赋》。王延寿年仅20多岁溺死于湘水。他在辞赋史上留下了《鲁灵光殿赋》、《梦赋》和《王孙赋》三篇杰作。[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