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海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目录

1 命名:2 特征:3 备考:4 参考资料地层名称:尕海组

地层名称(英文):Gahai Fm

阶代码:P1

命名秦峰等1976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碌曲东北尕海;参考剖面位于迭部益哇沟剖面。

沿革命名时称尕海群,代表秦岭“南区上石炭统”;甘肃区域地质调查队(1987)改称“尕海组”,代表西秦岭南带的晚石炭世沉积;曾学鲁等(1996)修订后的尕海组相当于原“尕海组”的上部。

特征岩性分为两部分:上部为灰色、深灰色厚层块状生物碎屑亮晶灰岩;下部为灰色、浅灰色中层—块状生物碎屑微晶灰岩。为半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相沉积,富含蜓类及有孔虫化石。厚261 m。本组不含鲕粒和燧石,且往上泥质增加。与下伏含鲕粒灰岩的岷河组,上覆含燧石团块或条带的栖霞组均为整合接触。该组在碌曲县尕海地区,为浅灰、灰白色块状碎屑灰岩,顶部变为中、厚层碎屑灰岩。郎木寺以西的巴列卜恰拉地区此组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灰岩,底部有35~40 m灰质砾岩。文县梅家厂尕海组岩性略有变化,除隐晶灰岩外,尚有较多的灰白色厚层一块状白云岩,且夹有炭质板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