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陆文顺佥宪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次韵陆文顺佥宪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学体裁】七言诗[1]
作品原文次韵陆文顺佥宪
春王正月十七日,薄暮甚雨雷电风。
卷我茅堂岂足念,伤兹岁事难为功。
金滕秋日亦已异①,鲁史冬日将无同②。
老臣正忧元气泄,中夜起坐心仲仲。[2]
作品注释①金滕秋日:金滕是《尚书》中的篇名,里面记载的是有关秋天的事情。
②鲁史冬月:周代鲁国的历史。鲁史记载的历法与王守仁所处的明代不一样。[2]
作品译文春天里的正月十七日,傍晚时候雷呜电闪风大雨骤。
风雨摧毁我的茅屋没有使我伤悲,担心的是给一年农事带来了损失。
《金滕》里记载的秋天暴雨已经发生了变化,鲁史的冬月将不再有相同的了。
我是多么忧虑气候变化无常,半夜里也坐着忧心忡忡。[2]
作品赏析在王守仁的精神世界里,永远是以人为根本的,他所提倡的致良知,最终的意义也就是德,也就是以人为本。从这一首诗里可以看出,王守仁是怎样的关心着老百姓,大风大雨毁了自己的茅屋他不觉得悲伤,而是担心风雨给农事带来的损失,这使人想起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个不同时代的伟人其思想境界是很相似的。[2]
作者简介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