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北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北管音乐,俗称北管,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清光绪年初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民间音乐,通过海上运输等渠道传入泉港区,经融合演变,成为今天福建的北管音乐,为别于南音,当地人将这一源于省外的民间乐种取名北管。北管演唱采用“官话”,演唱者要手执打击乐器,边唱边击以配奏,其音乐风格既保留江南丝竹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音乐的柔婉、秀丽,并有遒劲、朴实之个性。每逢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民俗节日,泉港北管表演团体都要参加化妆、游行、装阁等活动,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的旗号,与“御前清曲”的南音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1981年,在福建省第二届“武夷之春”音乐会上,泉港北管演唱的《绣春光》荣获了优秀节目奖(最高奖)。此后,泉港北管的艺术价值得到音乐界专家、学者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颂扬,泉港“北管”被誉为福建百花园地的一朵奇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