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送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送内》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妻儿之作,以简劲、浑厚、沉郁的风格见称于后世,是“后山体”中一首重要的代表作。

作品名称:

送内

创作年代:

宋代

作品出处:

《后山先生集》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作者:

陈师道

目录

作品原文作品赏析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麀麌顾其子,燕雀各自随。

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

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

父子各从母,可喜亦可悲。

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

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百亩未为多,数口可无饥。

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1]

作品赏析1084年(元丰七年),陈师道的岳父郭概任提点成都府路刑狱。陈师道生计无着,只好让妻子儿女随从入川。他本人因为家有老母和妹妹,不能同行。这首诗是在临别之时送给他妻子的,它以简劲、浑厚、沉郁的风格见称于后世;在严羽所说的“后山体”中,是一首重要的代表作。

全诗共十六句,可以平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八句主要是叙写眼前的悲况。开头以“麀麌顾其子,燕雀各自随”兴起怜子爱妻之情。“麀麌”是母鹿与雌獐。“顾其子”就是爱怜其子。“燕雀”为体型小的鸟类。“各自随”是说各从其类。这两句受到《礼记·三年问》中关于“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的启发,因此可以借用孔颖达的一段疏文来作说明:“鸟兽大小各能思其种类,况在于人,何有穷已?”以下即写到人事:“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结婚五年,三次与妻子分离,这已经够辛酸了,这次分别又与前两次有所不同。前两次是诗人出外谋生,妻子留在家里,而这次是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女随岳父到遥远的蜀地去。诗人是因为贫困所迫,所以才做出这样的抉择。作者没有详写自己的困顿,而艰难困顿之状已在不言中;作者也没有详写自己如何在贫困中挣扎,而“三别离”三字已足以概括。“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两句是对妻子倾诉衷曲。上句说:让妻子把幼小的儿女带往远地,岂不思念?“岂”字下得沉重。言下有无限舐犊深情在,并隐隐透出万般无奈的歉意。下句是说,老母需要奉养,妹大等待出嫁,这两件事决定他不能同去蜀地。作者的这种衷曲,道出了人世的艰难与他自已所承受的生活的重压。无论是谁,遭此不幸,都会感到深悲极痛,非但难以为怀,亦复惆怅难述,而作者却以清劲简妙的语言出之,尽量避免纤毫不遗地刻画内心的痛苦之状,因而显得十分浑厚有味。不仅如此,诗人为了使他的妻子不至于在临别之际过于难过,还特地找来了两句宽慰性的话语:“父子各从母,可喜亦可悲。”稚人、幼女“从母”,与年过三十的中年男子“从母”,不可同日而语,作者把两者混而为一,给悲哀的气氛增添了一点诙谐和风趣。在浓重的悲哀气氛下,这点诙谐和风趣虽然不能起到转悲为喜的作用,但由于作者尽力克制悲痛,给“可喜”两字留出了一定的感情位置,因此能略略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陈师道的诗作素以文字简练、“语简意博”(《瀛奎律髓》卷四七)著称。这两句诗最能显示这一特色。他把自己留下来侍奉老母,而让儿女们跟着妈妈到蜀地去这两件事,压缩成五个字,叙事十分简妙。在极端贫困之中,这样安排家庭,使老有所养而幼有所育,诗人内心感到欣慰,但一门三代骨肉分离,夫妇双方相隔两地,又是十分可悲的。这种复杂微妙的感情也只用了五个字未表达,抒情的简妙,实为罕见。金代刘壎说,陈师道写诗如得仙人费长房缩地之法,“虽寻丈之间,固自有万里山河之势也”(《隐居通议》卷八)。用这句话来形容陈师道诗的简妙,既形象,又确切。

后面八句主要抒发内心的悲愤。“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以无比关切的语气对远行的妻子倾诉了离情别绪。“三年”是郭概的任期。妻子为了安慰他,告以三年之期,但诗人感到,自己贫困的境遇尚无尽头,三年以后能否会面,也难以预料。“白首”句从旧题《李少卿与苏武诗》“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化出,隐含着诗人明德自持、誓老相待之意。唯其用得不着痕迹,故更能见出寄意言外、旨含句中之妙。处此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作者对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社会深致不满。但他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直接抗争的态度,而是正面提出孟子的社会理想,与黑暗的现实进行对照,借以抒发自己的愤慨。“百亩未为多,数口可无饥”两句,话虽说得平静,内心的牢骚还是很明显的。孟子曾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在宋代思想界的地位很高,但他的民本思想却未被宋代的统治者接受。百亩之田,原是一个普通农家的产业,而作者却连这点起码的产业也没有,因而连人生最低的生活要求——温饱也无法满足。作者推己及物,已经触到了当时社会的严重症结,再说下去,势必要怨及在朝的权贵,这是作者不能不有所顾忌的。因此话到嘴边也只能强行忍住:“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感情的伏流逆折震荡,而又不使其泻出,于是令诗中那种简劲、浑厚、沉郁的风格也因之而臻于极致。

陈师道曾说:“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抟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后山诗话》)这首诗通篇不着一句景语,纯从“别内”一事上落笔,顺带写出心头的悲事、喜事、烦难事、不平事,因事见情,曲折详至,极尽诗家运笔变化之妙,成功地体现了他自己的“因事以出奇”的创作主张。[1]

作者简介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