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佛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6-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张佛泉学名葆桓,民前四年出生于河北省宝坻县。

高中毕业后保送私立燕京大学。

1930年代在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934年胡适邀请他至北京大学任教,,担任政治系教授,是胡适等主办的《独立评论》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重要理论家。后来又曾任西南联合大学政治系主任及燕京大学担任燕京试验导师制导师。

到台湾后:

1949-1954任国立编译馆编辑

1949年11月20日《自由中国》创办之后,曾为该刊物重要撰稿人。

1954-56任东吴大学政治学系系主任教授,并教授西洋政治思想史。

1954 发表《自由与人权》一书,奠定台湾自由主义论述的里程碑。

1956-61至东海大学政治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

1961-1963 Research Fellow at the Center of East Asia Studies of HarvardUniversity

接受美国福特基金会奖助,携妻女至美国哈佛大学任研究员。

1965-1977: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for 12 years (1965-77)

在加拿大卑诗大学任正教授直到退休。

1979商务再度出版其自由与人权。

1994 1月16日去世

张佛泉对自由主义的诠释奠定了战后台湾自由民主发展理念论述的根基,透过自由中国诸君子的言论影响,对台湾自由民主的实践有其重要的贡献。

著作:

1954 《民主与选举》。台北:中央文物。

1955 《民权初步释义》。台北:中央文物。

1957 《自由民主论丛》。香港九龙:友联。

1962 “In Praise of “Right”.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January 7-9.

1971 《无法出让的权利》。台北:仙人掌。

1971 〈梁启超国家观念之形成。《政治学报》 1:1-66.

1979 《自由与人权1954年就出版》。台北:台湾商务。

1998.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dea of ‘General Will. ”《政治学报》 30:1-14.

张佛泉在《自由中国》发表的文章:

〈自由与文化〉,《自由中国》,第十卷第二期(1954/01/16)

〈政治常识〉,《自由中国》,第十一卷第四期(1954/09/16)

〈自由之确凿意义〉,《自由中国》,第八卷第十期(1953/05/16)

〈言论自由与百家争鸣〉,《自由中国》,第十五卷第七期(1956/10/01)

〈从民权初步论精诚团体〉,《自由中国》,第十五卷第十一期(1951/12/01)

〈论美国大选的意义(1952/10/16)〉,《自由中国》,第七卷第八期

〈自由与国际和平〉,《自由中国》,第八卷第九期(1953/05/01)

〈亚洲人民反共的最终目的〉,《自由中国》,第十一卷第二期(1954/07/16)

〈联合招考入学志愿问题〉,《自由中国》,第十三卷第三期(1955/08/11)

〈读徐着「语意学概要」〉,《自由中国》,第十六卷第十一期(1957/06/0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