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后宫·祀典武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天后宫·祀典武庙

祀典武庙与大天后宫毗邻相接,位处明清两代府城行政中心,两者皆以丰美的文物及历史渊源,列属一级古迹。

祀典武庙又称关帝庙,建于明郑时期,相传原为宁靖王府内之关帝厅,现貌是清康熙末年修缮,为本省武圣关帝之信仰中心,也是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武庙,庙分三进:前殿、拜殿、正殿及后殿,以长达66公尺的朱红山墙迤逦连接,彰显恢宏气势。

歇山屋脊的正殿中,供奉着金身关帝神像,左右陪祀周仓和关平,为清代康熙年间留下的古物,其上“万世人极”,为咸丰所赐御匾。相较一般庙宇,武庙的雕刻装饰显得精简无华,但雕工细腻,毫不逊色,雕刻内容则多以动植物等自然形物为主题,复加以高大厚实的门钉庙门,营造肃穆凝练的武人气质。

后殿右侧,观音厅、西社与六和堂自成一区;西社乃府城诗社之一,昔日文人士子于此结社赋诗,为庄严肃穆的武庙增添几许文风;六和堂则是民间联境协防办事处,现为南管乐团“振声社”练习所,丝竹雅乐传唱不绝,庭前有一300年古梅,隆冬寒梅抽蕊怒放,吸引不少人到此赏梅。

大天后宫俗称台南妈祖庙,初建于明永历18年(1664年),原为明郑时期宁靖王朱术桂之府邸,施琅克台后,以妈祖显灵协助破逆为由,奏请改建天妃宫,是台湾最早的官建妈祖庙,原称“天妃”的妈祖受封为“天后”,也由此庙开始。

天后宫是台湾仅存的明朝官家建物,虽经历次翻修,仍可见当年恢宏格局。三川门、拜殿、正殿、后殿,依地势逶迤延伸,级级高升。正殿右侧配置二进建筑,前殿大雄宝殿,后殿观音殿,奉祀之观音神像。镇殿妈祖端坐正殿,法相雍容庄重,相传乃泉州名师所塑,已有300年历史,千里眼、顺风耳两将陪祀在旁,栩栩如生;梁上悬满历代帝王御笔亲题及文武官员献颂名匾,赠匾之丰,冠绝全台,其中尤以康熙“辉煌海澨”、雍正“神昭海表”等6块清代御匾最富历史意义,亦彰显天后之崇高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