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集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鸿海集团

集团简介创立於1974年,鸿海在董事长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创颠覆电子代工服务领域的机光电垂直整合『eCMMS』商业模式;提供客户从共同设计(JDSM)、共同开发(JDVM)…… 到全球运筹及售後服务等等之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

鸿海科技集团是全球3C(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不仅於台湾、香港、伦敦等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更囊括当前台湾最大的企业、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富比士及财富全球五百大企业,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等头衔。

集团多年来致力於研发创新,以核心技术为中心,包括:奈米技术、环保制程技术、平面显示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精密模具技术、伺服器技术、光电 / 光通讯技术材料与应用技术及网路技术等。集团不仅具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更在智权管理上努力耕耘,积极地以提升华人之国际竞争力为己任,并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节能、减排、绿化、循环等环境保护方面全力推动与奉献;截至2007年底已在全世界共获超过20,000件专利,不仅连续三年蝉联台湾年度专利申请数及获准数双料冠军,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球年度专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中,集团亦是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华人团体。也因如此,鸿海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鉴入选为全球最佳声望标竿电子企业15强,并成为全球唯一能连续六年名列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科技百强(IT100)前十名的公司!

经营理念创立于1974年,鸿海在董事长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以恢弘的气度立下透过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全人类皆能享有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3C)产品成为便利生活一部份企业愿景;以前瞻性的眼光自创具备机光电垂直整合、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优势的3C代工服务『eCMMS』商业模式;以坚定及无私的理念贯彻谋求员工、客户、策略夥伴、社会大众、股东及经营层的共同利益之高标准公司治理,并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节能、减排、绿化、循环等环境保护方面全力推动与奉献。

企业愿景

在对3C电子产品有著有朝一日将会成为全人类工作及家居生活不可区分的一部分之信念引导下,郭台铭董事长在1974年以新台币十万元、对机电技术整合的执著及前瞻性的『全方位成本优势』概念创办了鸿海。

因此鸿海自始的企业愿景就是透过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全人类皆能有享用3C产品所带来的便利环保生活,如今已身为华人第一大民营制造商的鸿海,更积极透过朴实坚持的企业文化,在爱心、信心、决心的经营理念下,持续执著向此愿景迈进,更期许能将此愿景由3C扩大至7C。

商业模式

* 五大产品策略:速度、品质、工程服务、效率、附加价值。

鸿海在董事长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多年来致力於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给全球3C产业的领导品牌厂商。如今,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集团的策略夥伴客户皆享有全球最优化的速度、品质、工程服务、效率及附加价值等『全方位成本优势』。

自创的垂直整合商业模式:电子化-零元件、模组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

全球3C代工产业向来分为两大壁垒;一是以CEM、EMS及ODM等为主的电子工程背景模式,一是以模具/零元件为主的机械工程背景模式。鸿海郭董事长在多年致力於提供『全方位成本优势』下,自创出全球独门的电子化-零元件、模组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商业模式,简称eCMMS。

eCMMS为机光电垂直整合的软硬体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举凡模具、治具、机构件、零元件、整机至设计、生产、组装、维修、物流等等服务均涵盖在内。

核心竞争力鸿海科技集团之所以由十多年前名不经传的土城企业,经由『在压力中被迫创新、在成长中勉强传承、在运气中连番跃升』的考验,能锐变成当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的龙头,又稳健扎实的持续扩大与竞争对手的鸿沟,靠著不仅是鸿海无以伦比的执行力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更因为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独步提供的五大产品策略及自创的机光电垂直整合商业模式。

五大产品策略:速度、品质、工程服务、效率、附加价值。

鸿海在董事长郭台铭先生的领导下,多年来致力於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给全球3C产业的领导品牌厂商。如今,在全体同仁的努力及本公司稳健扎实的坚持下,注重每一个细节,用心体验客户的声音,让集团的策略夥伴客户皆享有全球最优化的速度、品质、工程服务、效率及附加价值等『全方位成本优势』,进而让集团持续深受策略夥伴的肯定;也因如此,郭董事长被美国商业周刊选为亚洲创业家之星,并誉为『代工之王』。

自创的垂直整合商业模式:电子化 - 零元件、模组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

全球3C代工产业向来分为两大壁垒;一是以CEM、EMS及ODM等为主的电子工程背景模式,一是以模具/零元件为主的机械工程背景模式。鸿海郭董事长在多年致力於提供『全方位成本优势』下,自创出全球独门的电子化-零元件、模组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商业模式,简称eCMMS。

eCMMS为机光电垂直整合的一次软硬体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举凡模具、治具、机构件、零元件、整机至设计、生产、组装、维修、物流等等服务均涵盖在内。在eCMMS的运作下,集团的华南厂区不仅是全球最大的3C制造基地,更是全球最短的3C供应链!也因如此,eCMMS模式不仅被亚元杂志誉为最佳企业策略,更被国际同业尊为相竞模仿的典范。

重视人才 独裁为公的执著

在不断以人才为本及执著培育下,鸿海不断被各地业界业者、精英团队及上班族视为少数最向往集团或最幸福企业行列,也是构建平台、竝肩作战,一同建立创业平台的最佳夥伴;在郭董事长坚持管理层必须有独裁为公的勇气及气度下,鸿海也因而能多年来不断被各地专业投资人及分析师视为最佳公司治理及最佳投资人关系行列;鸿海深信员工、股东、客户、策略伙伴及社会等对公司的信任是鸿海最大的资产,也是最大的责任,鸿海不畏大环境的任何严峻考验,不仅至今营收仍年年续创新高,并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节能、减排、绿化、循环等环境保护方面更是全力推动与奉献。

成长历程

鸿海集团

鸿海集团独创之eCMMS营运模式与辉煌之营运成果,带给集团及台湾之荣誉:

2008年更积极扩大大中华地区布局,趁大环境不明朗时机主动进一步拉开与业界的鸿沟,更优化集团於各地区之竞争优势;

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节能、减排、绿化、循环等环境保护方面,更积极全力推动与奉献;

获位速科技团队加盟,强化集团於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更完善集团於手持产品领域的eCMMS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务;

……

2007年扩大招集所有志同道合之优质企业,共同建立全球创业平台,经由『构建平台、并肩作战』的理念,共同成就使全人类皆能享有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3C)产品成为便利生活一部份之宏愿;

集团多年来致力於研发创新,身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年度专利排行榜(MIT Technology Review)全球前二十名中唯一上榜的华人组织,将更积极为集团的专业技术及商业机密等无形资产铸造价值、提升净利率;

扩大布局越南、印度及巴西;

布局南京,建立集团软体中心,更完善集团eCMMS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务;

荣与全球最大企业间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结盟;

获韩国德铃集团加盟,强化集团於轴承、玻璃镜面、按键及微型马达等关键技术,更完善集团eCMMS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务; ……

2006年FIH成为香港蓝筹–恒生指数成分股;

获普立尔科技团队加盟,强化集团机光电整合,并成为全球第一大数位相机代工厂;

荣获Cheers杂志调查票选为台湾上班族最向往公司;

再次荣获IR Magazine当年度台湾区最佳投资人关系公司提名;

荣获IR Magazine当年度台湾区最佳公司治理提名;

荣获104人力银行问卷调查票选为台湾最幸福企业;

成为全球唯一连续六年入列美国商业周刊全球资讯百强前十名;

……

200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代工厂;

成为全球唯一连续五年入列美国商业周刊全球资讯百强前十名;

获奇美通讯团队加盟,强化集团RF及手机共同设计/开发(JDSM/JDVM);

获安泰电业团队加盟,集团正式进军汽车产业,迈向6C大道;

首次荣获天下杂志评鉴为台湾第一大企业;

荣获美国财富杂志评鉴入选为全球最佳声望(Most Admired)标竿电子企业15强;

成为电子产业行为规范(EICC)成员,致力於推广企业社会及环保责任(SER);

……

2004年获国碁电子团队加盟,强化集团网通垂直整合能力;

以172亿美元营收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3C代工厂;

应客户要求,开启包括主机板等产品的自有品牌零组件事业;

……

2003年获芬兰艺模及摩托罗拉奇瓦瓦厂团队加盟,首次奠定手机eCMMS垂直整合;

首次成为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

荣获IR Magazine评鉴为当年度台湾区最佳投资人关系公司;

……

2002年荣获远东经济评论为亚太区200大企业排名第2;

荣获亚元(Asian Money)杂志评鉴为最佳企业策略;

入列富比士(Forbes)杂志全球最佳400大企业;

……

2001年首次荣获天下杂志评鉴为台湾第一大民营制造业;

荣获S&P标准普尔BBB评等;

……

2000年宣示开启机光电整合计划;

……

1999年首次GDR募资,以10%溢价,创下台湾企业海外筹资历史记录;

荣获亚元杂志评选为当年度台湾最佳管理公司;

……

1998年首次入列美国商业周刊全球资讯百强;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