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远
王致远讲师
王致远,男,上海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毕业后进入海尔集团,历任TQM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人力资源部部长,分厂厂长,制造部部长,管理部部长,主要负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和精益制造、成本管控、平台建设、文化建设等。

伴随着海尔的发展,亲身参与海尔管理模式的起源、深化、提升、变革,具有多年的TQM全面质量管理和管理模式提升、流程再造经验;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再造,特别是绩效激励体系(KPI、平衡计分卡、360度、3E卡、3A激励等)的建立和实施,具有多年的人力资源实战管理经验;亲自主抓过海尔两个厂的精益制造,成为集团的典范,具有多年的精益制造实战经验;是海尔集团企业文化、OEC、SBU建设、3E卡、班组建设、6S、精益制造体系和成本管控体系的创建者。
海尔高级研学专家,高级经济师, 上海财大EMBA,发表论文多篇,曾多次荣获青岛市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担任中国企业家管理协会会员,青岛企业家管理协会理事,上海财大EMBA班客座教授,中国企业家联合会特聘教授,兼任广州、重庆、上海、北京、济南、青岛多家管理咨询公司的首席培训师、高级培训师和企业诊断师,兼任鄂尔多斯、唐山多家企业的签约管理顾问,具有丰富的大型公开课和企业咨询式内训的实战经验。
王老师专业理论超前,与国际接轨;案例典型,指导性强;现场授课与互动结合,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性;学院派与实战派的紧密结合是王老师的最大特色。
王致远
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北平华北文法学院。历任华北局党校直属队、华北局社会部、南下工作团总团部及四野新华社总分社干部、编辑,《新观察》编辑组组长、编辑部副主任、编委,作家出版社办公室主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
王致远(1925~1989),王家洼乡王家洼村人。1937年在芝川上学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西北民主青年社。1948年3月,在南下工作团总团部《改造报》社任编辑,同年7月调东北新华分社任机要行政秘书。1950年7月,调《新观察》杂志社,历任组长、编辑部主任、编委。1960年8月调作家出版社,任办公室主任和社领导小组成员。1961年1月调人民文学出版社,历任现代部副主任、总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代理总编辑和党委副书记。同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歌谣协会理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丛书编委,1982年1月,任文化艺本出版社总编辑。王致远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经手组织和编发大量优秀稿件,尤其对青年作者倾心扶持。工作之余,撰写小品、短诗、短篇小说如《条件反射》、《家务事》、《绿色走廊》等,先后发表于《新观察》、《人民日报》、《北京文艺》。1964年在《诗刊》、《收获》上先后发表代表作长篇叙事诗《胡桃坡》,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979年陕西和黑龙江广播电台将其改编成广播剧播放。1978年《北京文艺》发表他的第二部长篇叙事诗《长歌行》。第三部长诗《马萧萧》,写出六章,因病未能终篇。生前热心关注家乡社会主义建设,在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中倾囊相助,赢得乡人称道。
王致远
王致远(1996-)辽宁省营口人,现在营口市辽南育才小学部 担任副大队长。1996年2月28日出生于盖州市。2003年开始学习小提琴,由老师--张宇开来教。王致远在小提琴方面曾获全国普通大赛辽宁赛区营口市B组一等奖;艺术青年国际交流比赛辽宁赛区金奖。2007年曾获营口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如今,小提琴已过10级,声乐已过6级。
王致远(1193—1257),亲身参加坚守德安府城之役,著有《开禧德安守城录》,以父荫历任湖北提刑、浙西提刑。在苏州任提刑时,曾摩刻南宋黄裳所绘制的《天文图》、《地理图》等图于石碑上(今尚存)。辞官后居乡十年,创办永嘉书院,对温州教育事业颇多贡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