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病例一;米某:女, 42 岁,干部,家住 安徽省芜湖市银湖南路。 2001 年 8 月 30 日 初诊
患者 于 1995 年前出现周身关节疼痛,口眼干燥症状不明显,在当地诊所诊断为类风湿,曾先后多次按类风湿治疗,疼痛好转后即停用药物。 2001 年 2 月 , 患者口眼干燥症状加重,无唾无泪,进食干性食物时上腭、舌、颊及口唇疼痛,烧灼感,咽下困难。在当地中医院诊断为 " 干燥综合征 " 给予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于 2001 年 8 月 30 日因劳累后感寒而发热,恶寒,双侧腮腺肿大,因而来我中心诊治。当时症见:口眼干燥,无唾无泪,进食干性食物时咽下困难。发热, T38.8 ℃ , 双侧腮腺肿大,僵硬。口唇干裂,咽喉痛,牙齿焦枯,脱落,周身乏力。舌体胖大,中有多而深的裂纹,活动自如,舌下脉络突出,舌质绛红,无苔无津,脉虚数。查: ESR ,102.0mm/h ,泪流量:左右眼均为 0 。唾液流量: 0 。
辨证: 阴虚火旺。
中医诊断: 燥证 。
西医诊断: 干燥综合征。
药用: 1)每次1包,每天2次。
验方:滋阴方加减, 水煎服,每日 1 剂, 一个月后热象明显好转,肿大的腮腺已完全消失,无硬结。用药一个疗程后,患者自述口干燥症状明显好转,并能用水协助食用油酥饼而无口腔疼痛,眼亦有所好转。舌中裂纹减少,变浅。舌质淡红,舌体胖大,少津,苔薄而少。遂停上方改为薄芝片一次四片、一日三次治疗,二个疗程后于 2001 年 4 月 10 日病人来院复查,述病情痊愈,各项检查示,化验指标正常,嘱其停药随诊,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二;李某某 ,女, 32 岁,教师,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高赵戈庄村人。 1999 年 6 月 5 日 初诊。
患者于 1997 年前因感受风寒而至关节疼痛,晨起僵硬。于当地医院诊为 " 风湿性关节炎 " ,给予对症治疗,病情稍有好转。 98 年病情复发,经多次治疗病情仍时好时坏,效果不甚明显。于 1999 年 3 月眼干开始明显,于上海某医院唇腺活检:唇腺组织 >4mm × 2 ,灶性炎症 >10 处,诊断为 " 干燥综合征 " 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好转。 1999 年 6 月患者因受凉后病情加重,以四肢关节僵硬,肿胀疼痛为主,并出现严重口咽干,唾液分泌减少,不能进食干性食物而来我院治疗。当时症见:口眼干燥,无唾无泪,周身关节肌肉疼痛,膝关节及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查:抗 SSA+ , RF+ ,抗 U1RNP+ , ESR 108.6 , 尿常规: LEU1+ , 血常规: RBC 3.15 × 1012/l HBG 88g/l 。泪流量:左右眼均为 0 ,唾液流量: 0 。
辨证:肝肾阴虚、经脉痹阻
中医诊断:燥证。
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
药用: 1) 每次1包,每天2次。2 )薄芝片 一次 4 片 一日 3 次
验方:滋阴方加减, 水煎服,每日 1 剂, 治疗三个月后,关节疼痛及口眼干燥明显好转,查 ESR19mm/h , 尿常规正常,血常规 HGB 102g/l , RBC 3.44 × 1012/l ,泪流量 左右眼各 1mm ,继续上方治疗。 200 年 2 月 12 日患者来电述,口眼干燥症状已完全消失,未出现关节疼痛。随访至今未见不适表现。
病例三;袁某某 ,女, 47 岁,家住北京市 海淀区罗庄西里。 1998 年 5 月 5 日初诊。
患者自述口眼干燥 5 年余,近 1 年来病情加重。就诊时见:口眼干燥、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烦潮热、皮肤干燥搔痒、食少便秘、月经量少、两侧腮腺肿大、舌光红无苔、无津、脉沉细。实验室检查:抗 ANA+ ,抗 SSA+ ,抗 SSB+ , RF+ , ESR 49mm/h , IgG31.7g/l , IgM2.2g/l , IgA 5.4 g/l ,泪流量:左 6mm ,右 2mm 。角膜荧光染色: + ,含糖试验 >30min ,唇腺活检: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腺体萎缩,腮腺造影示:双侧腮腺导管腊肠样变,粗细有均。
辨证:肝肾阴虚。
中医诊断:燥证。
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
药用: 1) 每次1包,每天2次。
验方:滋阴方加减, 水煎服,每日 1 剂, 治疗 3 个月后,口眼干燥明显改善,一般症状消失,泪流量测定:左眼 8mm ,右眼 6mm ,角膜荧光染色阳性,实验室检查:抗 SSA+ ,抗 SSB- , RF+ , ESR 7mm/h , IgG17.7g/l IgA 3.2g/l IgM1.7g/l ,含糖试验 <15min 。嘱其继服 1 个疗程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无复发。
病例四;张某某 ,女, 35岁,妇科医生,家住 河北唐山市丰润区。
2002年6月5日初诊。 患者于 4年前以面部红色触痛性斑块,末梢血中性粒细胞(GR)明显增多,被河大二院诊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门诊口服火把根片、10%碘化钾、阿塞松5天后皮疹消退。2002年6月,该患者无明显诱因面部、背部出现红色斑块,并日渐扩大,触痛明显,伴口干、眼干、关节轻微疼痛、乏力,此症状出现4天后就诊。体检:T38.1℃,眼结膜充血,眼睑红肿、口腔数个黄豆大溃疡面,面部及背部散在不对称性水肿性红斑及结节,直径2~4cm左右,边界清楚并隆起,无糜烂,呈离心性扩大,结节触痛阳性。实验室检查:血GR78.8%,血沉25mm/h,抗核抗体及SSA、SSB均为阳性,针刺反应阳性。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层水肿,真皮浅层和中层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及汗腺核碎裂。
临床诊断: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并干燥综合征。
药用: 1) 每次1包,每天2次。
验方:滋阴方加减, 水煎服,每日 1剂, 静脉滴注维生素 C2.0g和地塞米松5mg,1次/d,10%碘化钾10ml,3次/d,40天后,症状开始缓解,斑块消退,地塞米松递减停药,复查抗核抗体和SSA、SSB为阳性,其它实验室检查均正常,但皮疹已消退,嘱其口服阿赛松4片,1次/d,并递减药量,三个疗程天后所有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均已正常,停药随诊未见复发。
病例五;王 XX 女, 48 岁,辽宁省沈阳市: 患者双手遇冷出现青紫、苍白己 10 年。
1998 年 3 月出现口干、眼干、声音嘶哑,沈阳某 医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
2000 年 2 月因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33 . 5 %。而诊断为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2000 年 4 月 11 日初诊:患者乏力,食欲减退、全身关节痛,但不 伴有红肿。口眼干燥。颜面无浮肿。血压正常,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33 . 5 % ; 甲状腺微粒体抗 体 32 . 85 %,临床诊断:干燥综合征、桥本氏甲状腺炎。 治疗:中药用菊花、石斛促进泪水分泌;丹参、红花抗炎:当归、川芎替代激素;花粉促 进唾液分泌;昆布、海藻改善甲状腺功能;天龙、蛇皮、乌梢蛇调节免疫功能。同时服用免疫 刺激刑。 2000 年 5 月 12 日,体力改善,口干及眼干缓解。发音亦较上月清晰。
2000 年 7 月 13 日,患者发音已恢复正常,遇刮风和空气干燥时仍感眼部不适,但己不需人工泪液,口干亦较 前减轻,夜间不需饮水。此后逐渐减少用药量。
至 2001 年 6 月,每周用药一次,除有轻微口干 外,无其他不适,虽然笔者多次建议患者到内分泌科检查治疗甲状腺病,但患者因无明显症状, 未予重视。 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常同时出现抗甲状腺成分的抗体,因而常常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 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黏液性水肿等甲状腺疾患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的主要原因。 干燥综合征和桥木氏甲状腺炎都是自身免疫病,有共同的病因。所以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同时,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症状也得到改善:无论是干燥综合征还是桥本氏甲状腺炎,轻型病例在中药 治疗时不一定需要同时服用激素。当中药治疗出现疗效,主要症状控制之后,以脉冲式用药, 就可以达到继续改善症状和防上复发的效果
干燥综合症患者在呼吸系统及肾脏表现显著
呼吸系统:由于上、下呼吸道粘膜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其外分泌腺体萎缩造成了呼吸道损害。约 25%的患者气管及支气管因干燥而出现干咳,反复出现支气管炎和肺不张,最常见的表现是间质性肺炎和肺间质纤维化,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胸片可见细网状及结节状阴影,肺功能以小气道障碍为主,其次为弥散功能和限制性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通常早于肺部X线表现。
2. 肾脏:约50 %的患者有肾脏损害,以远端肾小管损害最为多见,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其尿PH值增高,尿浓缩功能障碍,肾性尿崩症,肾性软骨病,泌尿系结石和肾组织钙化,低血钾性麻痹和钙磷代谢障碍。有相当部分的无症状患者只有通过氯化胺试验才能发现亚临床型的肾小管性酸中毒。
干燥综合症会引起关节痛吗 ?
干燥综合征患者除口干、眼干、皮肤表现外,有很多病人还会出现关节痛,但出现关节炎的很少,仅占 10%左右,多无滑膜增生肥厚,可有晨僵,但时间不如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长,多数病人关节痛呈自限性,可反复出现,受累关节通常是大关节,多不对称,有时也可累及较小的关节,一般不造成永久性的关节损伤,很少引起关节间隙狭窄及骨质的侵蚀、破坏。
部分肯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多年之后可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出现口、眼干等症状,但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症状轻,因此,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应除外类风湿关节炎。有人报告50%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会合并干燥综合征。
疾病概述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眼干燥为常见表现,并可累及肾、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引起的全身器官受累。表现有肌肉无力、全身酸痛、干咳、胸闷、癫痫、软瘫、原因不明的肝炎、肝硬化、慢性腹泻等。干燥综合征好发于绝经期以后或30-40岁的女性,发病率约0.3-0.4%,在老年人群中高达0.77%。但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被忽视或误诊。人们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干燥综合征的信号,应及时去风湿免疫科诊治。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其特征为口,眼和其他粘膜干燥,并经常伴有某些自身免疫特征的风湿病(如RA,硬皮病和SLE),可见受累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 干燥综合征的人群发病率高达0.4-0.7%,在老年人中可以高达3-4%而以中老年女性为多见。本病有系统性损害时如治疗不当,可使内环境紊乱,引起严重后果。
1.口鼻干,吞咽馒头之类的食物困难,舌面干燥、溃疡或光滑如镜面。
2.眼干泪少,异物感,眼睑反复化脓性感染,甚至视力下降。
3.多个不易控制的龋齿,牙齿变黑,小片脱落。
4.腮腺、颌下腺反复肿大、疼痛。
5.全身乏力、低热、肌肉关节痛、肌无力。
6.阴道、皮肤干燥、瘙痒,紫癜样皮疹,结节性红斑。
本病是一种预后较好的自身免疫病,仅有少数患者有合并淋巴瘤的危险。有内脏损害者经恰当治疗,大多可缓解。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可预防因长期干燥造成的口眼干燥及肾、肺、肝脏等脏器的损害。
疾病分类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
疾病描述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以口、眼干燥为常见表现的一种系统性结缔组织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除有口眼干燥外,多有其他系统损害,后者则与另一种肯定的接地组织病共存,最常见有类风湿关节炎,其次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者则与另一种肯定的结缔组织病共存,最常见有类风湿关节炎,其次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国内调查证实人群中患病为0.29%-0.77%,西方国家人群中患病率在风湿性疾病中占第二位,女性占90%以上,多在中年以后发病。
症状体征起病缓慢,多有乏力,甚至发热。
1、口干 口干思饮,严重者进干食困难。由于唾液说而痛惜作用减低,易发生龋齿,原发性SS患者63%有龋齿。40%患者唾液腺肿大,呈对称性,表面平滑、不硬,腺体肿大可持续存在反复发作,很少继发感染。如腺体硬呈结节状,应警惕恶性变。
2、眼干 患者有眼摩擦异物感或无泪,泪腺一般不肿大,或轻度肿大。
3、皮肤粘膜 皮肤干燥、搔痒,常见的皮疹是紫癜,也有荨麻疹样皮疹,呈多形性、结节红斑。偶口唇干裂,口腔溃疡,鼻腔、阴道粘膜干燥。
4、关节与肌肉 70%—80%有关节痛,甚至发生关节炎,但破坏性关节炎少见。可出现肌无力,5%发生肌炎。
5、肾 近半数并发肾损害,常见受累部位是远端肾小管,临床表现有症状型或亚临床型肾小管酸中毒。前者表现血pH低下和尿不能酸化(pH>6)。亚临床型可通过氯化胺负荷试验测到。肾小管酸中毒的并发症者:(1)周期性低血钾性麻痹;(2)肾性软骨病;(3)肾性尿并崩症、近端肾小管受累表现有氨基酸尿、磷酸尿、糖尿、β2—微球蛋白尿。肾小球受累者少见,但预后很差。
6、肺 17%患者有干咳,但不发生反复肺部感染。50%患者的支气管肺泡冲洗液中有过多的炎症细胞,表明有肺泡炎症存在,仅有少数病人发生弥漫性间质肺纤维化。肺功能检查常显示功能下降,但多无临床症状。
7、消化系统 (1)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功能低下,胃酸缺乏;(2)小肠吸收不良;(3)胰腺外分泌功能低下;(4)肝肿大,血清转氨酶升高,有黄疸者肝病理活检常呈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改变,此类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应较好。
8、神经系统 因不同部位的血管炎而构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水平的损害,症状包括癫痫、偏瘫、偏盲、脊髓炎、脑神经炎及周围神经炎。后者累及感觉纤维为主。
9、血象 1/4—1/5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仅少数有出血现象。
10、淋巴组织增生 5%—10%患者有淋巴结肿大。至少50%患者在病程中内脏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较突出的是,本病患者的淋巴瘤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44倍,在我国的150例SS的随诊过程中有2例出现淋巴瘤。SS在出现淋巴瘤前可有巨球蛋白血症或单克隆高球蛋白血症。待发生淋巴瘤后,血免疫蛋白水平可降低,自身抗体消失。
疾病病因1、遗传和性别 HLA与SS有相关性,如在欧美人中SS患者DR3、DR2的频率高于正常人,SS伴抗SSA和抗SSB抗体者的DQA1/DQB1的频率增高。女性发病率高,提示该病与性激素有关。
2、病毒
(1)EB病毒 原发性EB病毒感染常侵犯腮腺,但当时并不发生SS,然而从50%SS患者的腮腺液中可培养出EB病毒(正常人为20%)。病人腮腺内EB病毒DNA增加,说明病毒被活化,但此现象也见于其他免疫紊乱疾病,并非SS病所特有。因此,EB病毒不是SSD直接病因,它是作为一多克隆B细胞活化剂,可能延续或加重SS病人的免疫紊乱。
(2)HIV—1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可产生口干、眼干、但与SS不同点在于腮腺高度肿大,是CD8+而非CD4+淋巴细胞侵犯组织,自身抗体(RF,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抗体)频率不增高,与HLA—DR5、DR6相关而不是同DR3、DR2相关。但SS患者血清与HIV蛋白—P24反应性增高。
(3)HTLV—1(人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口干,眼干及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3、免疫异常 患者唾液腺小叶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是DR抗原阳性的CD4+T细胞,B细胞占5%—10%。腺体内T细胞产生白介素2、白介素10、γ干扰素,B细胞产生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腺体上皮细胞有强HLA—Ⅱ抗原体表现(而正常情况下无此现象),并分泌白介素1、白介素6。这些现象表明腺体内存在活跃的免疫反映,并参与组织损伤机制。
病因分类自身免疫:干燥综合征病人体内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等以及高球蛋白血症,反映了B淋巴细胞本身的功能高度亢进和T淋巴细胞抑制功能低下。另外,本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即抑制性T细胞减少,反映了细胞免疫的异常;遗传基础:在对免疫遗传的研究测定中,医学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中,HLA-DR3、B8与干燥综合征密切相关,且这种相关又因种族的不同而不同,如西欧人与HLA-B8、DR3、DW52相关,日本人与HLA-DR53相关,这说明干燥综合征有遗传倾向;病毒感染:目前至少有三种病毒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病毒被认为与干燥综合征有关,EB病毒能刺激B细胞增生及产生免疫球蛋白。有医学家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涎腺、泪腺、肾脏标本中检测出EB病毒及其DNA基因。
病理生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1、遗传和性别 HLA与SS有相关性,如在欧美人中SS患者DR3、DR2的频率高于正常人,SS伴抗SSA和抗SSB抗体者的DQA1/DQB1的频率增高。女性发病率高,提示该病与性激素有关。
2、病毒
(1)EB病毒 原发性EB病毒感染常侵犯腮腺,但当时并不发生SS,然而从50%SS患者的腮腺液中可培养出EB病毒(正常人为20%)。病人腮腺内EB病毒DNA增加,说明病毒被活化,但此现象也见于其他免疫紊乱疾病,并非SS病所特有。因此,EB病毒不是SSD直接病因,它是作为一多克隆B细胞活化剂,可能延续或加重SS病人的免疫紊乱。
(2)HIV—1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可产生口干、眼干、但与SS不同点在于腮腺高度肿大,是CD8+而非CD4+淋巴细胞侵犯组织,自身抗体(RF,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核抗体)频率不增高,与HLA—DR5、DR6相关而不是同DR3、DR2相关。但SS患者血清与HIV蛋白—P24反应性增高。
(3)HTLV—1(人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口干,眼干及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
3、免疫异常 患者唾液腺小叶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是DR抗原阳性的CD4+T细胞,B细胞占5%—10%。腺体内T细胞产生白介素2、白介素10、γ干扰素,B细胞产生类风湿因子和免疫球蛋白,腺体上皮细胞有强HLA—Ⅱ抗原体表现(而正常情况下无此现象),并分泌白介素1、白介素6。这些现象表明腺体内存在活跃的免疫反映,并参与组织损伤机制。
诊断检查1.检验
血、尿、便常规,肾小管酸化功能试验,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冷球蛋白及肝肾功能测定,特别需查抗SS-A(Ro)和SS-B(La)抗体,该抗体阳性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胸部、受累关节X线片,脑CT及磁共振检查
必要时作肾脏及腹部B超检查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3.其他检查
唾液流率测定、腮腺造影、泪腺滤纸试验及角膜染色。必要时行口腔粘膜、淋巴结、肝肾活组织检查。
4.诊断标准
(1)口干燥征诊断标准:至少有2个下列试验异常:①未刺激的唾液流率下降;②唇腺炎含有1个以上的灶性淋巴细胞浸润;③唾液腺同位素造影异常。
(2)干燥性角结膜炎诊断标准:①滤纸试验,5min内潮湿长度≤10mm;②泪膜破碎时间<10s;③角膜染色点>10个。
(3)抗SS-A(Ro)、SS-B(La)抗体阳性。有上述3项或2项并除外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淋巴瘤等病,可确定诊断。
诊断标准1、干燥性角膜炎
2、口干燥症
3、血清中有下列一种抗体阳性:抗SS-A、抗SS-B、ANA>1:20、RF>1:20,具备以上3条并除外其它疾病者可以确诊。
常规治疗目前西医无特效药物,可用0.5%甲基纤维素滴眼及涂口腔改善症状,未有系统性损害或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时要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也可应用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术等方法。
治疗方案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戒烟、酒,避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
3.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
4.人工泪液滴眼,睡眠前以眼药膏保护角膜。
5.必漱平48mg/d,分3次服。
6.补钾,适用于有肾小管酸中毒、低血钾性麻痹者。根据血钾,每日静脉可输入氯化钾6~9g,平稳后改服含钾枸橼酸合剂。
7.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合并有神经系统、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肺炎、肝损害、血细胞降低、肌炎等症患者。泼尼松1.0mg/(kg·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
8.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1~2.5mg/(kg·d),口服或静脉注射,硫唑嘌呤1~2mg/(kg·d),口服。服药期间,每周复查2次血常规,并嘱病人多饮水。
9.联合化疗适用于合并淋巴瘤者。
安全提示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唾液和泪腺为主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病,日常生活中所注意的细节很重要。
1.保持心情愉快,听从医嘱,定期复查。
2.饮食: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包括丝瓜、芹菜、黄花菜、藕和山药等,避免吃辛辣、油炸、过咸和过酸的食物,平时的营养品不能限制太严。
3.尽可能避免使用的药物:能使外分泌腺体分泌减少引起口干的药物包括:
(1)抗胆碱类药;
(2)抗高血压药:α-阻滞剂(可乐定),β-阻滞剂(心得安);
(3)利尿剂;
(4)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阿米替林等;
(5)肌痉挛药:胺苯环庚烯、美索巴莫;
(6)泌尿系用药:乌拉胆硷、羟丁宁;
(7)帕金森用药:卡比多巴、左旋多巴;
(8)减充血剂:扑尔敏、左旋麻黄硷等。
4.注意口腔卫生:口干、唾液少、龋齿和舌皲裂者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细菌增殖,有龋齿者要及时修补。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选用软毛牙刷为宜,饭后漱口。
5.忌烟酒,减少物理因素的刺激,平日用麦冬、沙参和甘草等中药泡水代茶饮保持口腔湿润。
6.保护眼睛:眼泪少使眼干涩,防御功能下降,可引起角膜损伤,易发生细菌感染、视力下降及其它眼病,应注意防止眼干燥,可用人工泪液点眼,但作用时间短;病情严重者用可的松眼药水点眼,能较快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长期使用,以免角膜变薄穿孔;有眼刺激症者用2%乙酰半胱氨酸眼液,3-4次/日。另外1%环孢素眼液滴眼,2-3次/日,可显著增加泪液分泌。
如何早期发现干燥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口干、眼干。但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在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同时一部分老年女性,并没认识到口干、眼干也是一种病。因此,从起病到确诊往往少则几个月,长可达10余年,并且常在出现明显内脏损害,如肾小管酸中毒、肺间质纤维化后才确诊,丧失了治疗时机。如何早期发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医生和病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考虑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1)不典型的关节痛,尤其是老年女性,不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2)近几月或几年迅速出现龋齿或牙齿脱落。
(3)成年人反复出现腮腺肿大。
(4)眼睑反复出现化脓性感染。
(5)不明原因的高球蛋白血症。
(6)远端肾小管酸中毒,低钾软瘫。
(7)不明原因的肺间质纤维化。
(8)不明原因的肝胆管损害,慢性胰腺炎。
哪些疾病可继发干燥综合征?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是指在已有肯定诊断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病等基础上出现了干燥综合征。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所有的自身免疫病均可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但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明确,有典型的关节肿痛、晨僵、骨侵蚀,在此基础上又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经口腔科、眼科检查及血液化验符合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即可诊断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约有一半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会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尤其好发于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
中医特色治疗【概述】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因主要侵犯泪腺,故以眼和口的干燥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后者除口眼于燥外,尚同时伴发其他结缔组织病,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干燥综合征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以中年女性居多。本病病程进展缓慢,一般预后良好,伴发恶性淋巴瘤者,预后较差。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的“燥证”、“燥痹”等范畴。
【病因病理】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为素体阴虚,复感火热温燥之邪;或嗜食辛辣香燥、或过服补阳燥剂;或房劳过度,均伤津耗液,致阴虚燥甚而为燥证。
病理变化为火热温燥或湿热毒邪,伤津耗液,致体内阴液不足,脏腑失于滋润:肝阴不足,则眼干涩,视物模糊;肺胃阴伤,则咽干声嘶,或干咳便秘。阴虚内热测五心烦热。燥热阴伤,血瘀络痹测见皮下紫斑、关节疼痛。病延日久,阴伤气耗,进而阴损及阳,阴阳俱亏。
【诊断要点】
1.干燥性角膜结膜炎,眼泪减少,甚至外刺激无流泪反应。口腔于燥,唾液减少。或有吞咽固体食物困难,鼻衄、声嘶等症,或有身体下垂部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疼痛,雷诺现象及淋巴瘤等。
2.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阳性,抗甲状腺抗体阳性,抗唾液腺导管细胞质抗体阳性。唇活组织检查可见到阳性病灶。
【辨证分型】
1.燥热阴亏症状:两国干涩,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伴干咳无疾。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
证候分析:燥热阴亏,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
肺胃阴伤测口咽干燥,干咳无疾,大便燥结;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小便短赤;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均为燥热阴亏之征。
2.燥热血瘀症状:口眼干燥,两国红赤或有异物感,腮部肿胀热痛,皮下紫斑,或伴关节疼痛。舌黯红或有瘀斑,苔光或薄黄燥,脉细涩。
证候分析:燥热津伤,失于儒润,则口眼干燥,或眼中异物感;燥热入血,血热内迫,则目赤;血热瘀毒,则腮部肿胀热痛;血燥而瘀,溢于肌肤则皮下紫斑;痹阻络脉测关节疼痛;舌黯红或有瘀斑,苔光或薄黄燥,脉细涩,均为燥热血瘀之征。
3.湿毒化燥症状:口苦口黏而干,双目眵多,但感干燥,腮部肿胀发酸,牙龈肿痛,胸脘烦闷,纳呆食少,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溏滞或秘结,关节红肿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毒邪,灼津化燥。邪在肝经坝u双目眵多,但感于燥;邪在胃经,则腮部肿胀发酸,牙龈肿痛;邪在中焦,则胸院烦闷,纳呆食少,口臭,口渴不欲饮;邪在下焦,则小便短赤,大便搪滞或秘结;
湿热之邪,滞留关节,则关节红肿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毒邪内盛之征。
4.气阴俱亏症状:形倦神疲,少气懒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两目干涩,视物模糊,鼻干不适,手足心热。舌红胖,苔少而干,脉细数或细弱。
证候分析:燥热久稽,阴损气耗。气虚,则形倦神疲,少气懒言;津伤,则口于咽燥,声音嘶哑,两目干涩,视物模糊,鼻干不适;阴虚内热坝U手足心热;舌红胖,苔少而干,脉细数或细弱,均为气阴俱亏之征。
5.阴阳两虚症状:病延多年,见口、眼、鼻干燥,面色苍白,关节隐痛不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舌红或淡,少苦,脉沉弱。
证候分析: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亏见口、眼、鼻干燥;阳虚气弱,血不上荣侧面色苍白无华;血失温运,关节经络失养测隐痛不休;肝肾阴虚,虚阳上扰,则头晕耳呜;肾虚阳弱,则腰膝酸软,阳痿不举;
舌红或淡,少苦,脉沉弱,均为阴阳两虚之征。
【分型治疗】
1.燥热阴亏治则:清热养阴生津润燥。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
生地15克麦冬12克玄参12克白芍12克丹皮9克贝母6克石斛15克甘草3克随症加减:五心烦热,少眠溲赤者,加黄连3克、知母10克,以清心泻火益阴。
2.燥热血瘀治则:滋阴润燥,清热凉血。
方药:清营汤加减。
水牛角30克玄参12克生地15克麦冬12克丹参15克丹皮12克赤芍15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竹叶 6克随症加减:目涩而痛者,加枸杞子15克、石斛15克、菊花6克,以滋肝清火;腮部肿胀疼痛者,加蒲公英30克、僵蚕10克,以加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关节疼痛者,加秦艽12克、桑枝15克、络石藤15克,以通络上痛。
3.湿毒化燥治则:清化湿毒,养阴润燥。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藿香10克茵陈15克黄芩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白蔻仁5克滑石15克(包煎)本通6克沙参12克石斛12克芦根30克天花粉15克随症加减:双目干涩而痛者,加菊花6克、枸杞子12克,以清肝润目;口苦口臭者,加黄连3克、竹茹9克,以清胃降逆;大便秘结者,加生地卫5克、玄参12克,以养阴润肠通便。
4.气阴俱亏治则:益气养阴、润燥补虚。
方药:增液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地15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黄芪20克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当归9克陈皮6克枸杞子15克石斛15克升麻6克炙甘草6克随症加减:伴有低热者,加银柴胡10克、鳖甲10克、青蒿10克,以清虚热。
5.阴阳两虚治则:养阴益阳、润燥补虚。
方药:左归饮加减。
熟地12克山药15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5克鸡血藤30克杜仲12克牛膝12克阿胶9克(烊)鹿角胶(烊)肉桂粉2克(兑服)随症加减:四肢不温者,加当归9克、细辛3克,以活血通经;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15克、玄参12克,以温润通便。
【中成药】
1.杞菊地黄丸 每次6克,每日2次。
2.生脉饮口服液 每次 10rnl,每日 2次。
【简便方】
生地、熟地、天冬、麦冬、山药、肉苁蓉各15克,水煎去渣,加牛奶250毫升冲服。适用于干燥综合征的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秘结者。
【其它疗法】
食疗法: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藕汁(或甘蔗汁)、麦冬汁各适量和匀,代茶频饮。适用于干燥综合征的口舌干燥者。
外治法:淡盐水漱口,甘油润唇,金霉素或红霉素眼膏睡前点眼,或平时用生理盐水滴眼。
针灸疗法:针刺选曲泽、大陵、三间、少商、承浆、完骨、外关、中渚、翳风、颊车等穴,每次3~5穴,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
【注意事项】
1 .干燥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合理治疗及科学调摄生活,对本病的治疗及康复极为重要。
2.平时不宜多用温燥补药,忌食辛辣食品及烟酒。
3.避免长期的恶性情绪刺激及劳欲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