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独角犀

独角犀

学名:Rhinoceros unicornis

英文名:Indian Rhinoceros

分布于尼泊尔和印度东北部。

独角犀(又名印度犀)生活在高草地、芦苇和沼泽草原地区。独居、夜行性。视觉较差,嗅、听觉灵敏,行动迟缓,喜泥浴,几乎无天敌。晨昏觅食,以树叶、野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17-18个月,每产1仔,4-7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年。北京动物园1958年开始饲养展出。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本目包括3科6属16种动物。它们多是些大型草食动物,其特征是第三趾发达,其余趾不发达或退化,躯体的重量及全足的中轴线也在第三趾上。

独角犀的头颈部、肩部和臀部具有又大又厚的皮褶,皮上还有许多圆钉似的突起,形如古代武士的甲胄。但皮褶之间的皮肤却很细嫩,容易受到蚊虫叮咬,因而它们几乎每天都进行泥浴,清除并防止蚊虫叮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