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

词语:太祖
拼音:taì zǔ
释义:
(1)亦作大祖。《诗·周颂·雝序》:“雝(雍),禘大祖也。”
(2)指事物的原始。《文子·道原》:“夫无形者,物之太祖。”
(3)当代毛泽东。因为毛泽东是当代中国的开国者,所以为太祖!
基本解释
[genaral term of an emperor who found a state] 开国皇帝的通称
遵太祖法。——清· 张廷玉《明史》
详细解释
1. 《诗·周颂·雝序》:“《雝》,禘大祖也。” 郑玄 笺:“大祖,谓 文王 。”后世通称开国皇帝曰太祖。如 三国 魏 追尊 曹操 曰 太祖 武皇帝 , 晋 追尊 司马昭 为 太祖 文皇帝 。
宋 以后封建王朝,皆追尊王朝的始建者为太祖。如 赵匡胤 称 宋太祖 , 朱元璋 为 明太祖 等。
2. 事物的原始。
《文子·道原》:“夫无形者,物之太祖。”
含义:太祖之称在《礼记-祭祀》中有,一般是用来指开创之主(不一定是皇帝),文王是周太祖,刘邦是汉太祖(尊号是太祖高皇帝,后人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提法,一般说成汉高祖),曹操是魏太祖,司马昭是晋太祖,后来宋太祖、元太祖、明太祖、清太祖都是。也有例外,如唐太祖李虎并无创业之功,但他的孙子李渊认为是从他那里袭封的唐国公,尊他为始封之君,庙号太祖。隋朝也因杨坚从其父杨忠那里袭封的隋国公,尊他为始封之君,庙号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