鳐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鳐科

鳐科 Rajidae

分类学地位 taxonomy

|__动物界

|__脊索动物门

|__脊椎动物亚门

|__软骨鱼纲

|__板鳃亚纲

|__下孔总目(鳐形总目)

|__鳐形目

体平扁宽大,背鳍小,二个, 位于尾的后部,尾鳍小,下叶退化,腹鳍前部特化为足趾状构造。中国常见的有孔鳐(图)产于黄海、东海。何氏鳐产于南海、东海。均为近海底栖小型鱼类。

体盘极度纵扁,与胸鳍连成一体,腹鳍亦呈平扁状,後缘有或深或浅的缺刻,将腹鳍分成不明显或完全独立的两叶。尾部明显且修长,部分鱼种的尾部两侧有纵向皮褶,尾端背鳍依鱼种不同,有一枚或两枚,但也有背鳍完全退化者。尾鳍紧接于背鳍之後,通常很小,甚至完全退化。

鳐的眼睛、喷水孔大小依鱼种而不同,吻部为明显的尖凸状,口裂位于腹侧,牙齿细小而多,呈铺石状排列。体表和腹面通常都很光滑,但某些鱼种体表会覆盖大棘或小棘,雄性成鱼的胸鳍具翼棘,生殖交接脚尺寸较大,通常为圆柱形或平扁形。

化石见于上白垩纪至近代。世界性分布,大多栖于大陆架内,有些则居于深海。卵生。中国有2属:①鳐属,软骨鱼类中最大的1属,约有10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海区,尤以温带和寒带海域更为繁盛;中国约有10余种,常见的有:孔鳐、斑鳐和何氏鳐,肉薄而味差,但因其产量多,也列入经济鱼类之内,鲜销或制成咸干品。②短鳐属,吻软骨不伸达吻端。胸鳍前延至吻端,有2种,产南海。

鳐科成员众多,全球有18属超过200种,台湾地区有3属10种。它们广泛分布于北极到南极的各海域,浅水至深渊皆有它们的踪迹,某些种类可进入半淡咸水域,但它们很少出现在热带浅水域或珊瑚礁区。

属于大陆棚底栖鱼类,卵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