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杆蛇
基本资料中文名:黄腹杆蛇
拉丁文名:Rhabdopsbicolor
中文学名: 黄腹杆蛇
中文目名: 蛇目
中文科名: 游蛇科
中文属名: 黄腹杆蛇属
同物异名: Calamaria bicolor Blyth, 1854,
拉丁文目名: SERPENTES
拉丁文科名: Colubridae
拉丁文属名: Rhabdops
拉丁文种名: bicolo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Blyth, 1854)
濒危信息CITES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野生绝灭 生效年代: 1996
识别特征通身背面深棕色或近黑色;腹面乳黄色;尾下乳黄或有黑点。吻宽圆;鼻孔位于吻侧上方;鼻间鳞左右联合成一片;前额鳞单一;额鳞略成三角形;颊鳞方形,长大于高;眶前鳞1或2;眶后鳞2或3;颞鳞1+1,长而窄;上唇鳞5,第三枚入眶,或被眶前下鳞或眶后下鳞分开,第五枚上唇鳞最长;腹鳞187~214;尾下鳞63~77;肛鳞二分。
分布云南(陇川县)。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
生物学生活在农田与小山丘接壤处。
致危因素及现状陇川可能是该物种分布的北缘,所以种群数量稀少;农业耕作技术的改变和农药的施用等都可能导致种群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