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作者:史蒂文·密勒 著,丁亚平,龚隽 译
ISBN:10位[7210024581] 13位[9787210024583]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9-1
定价:¥18.00 元
内容提要告诉你一个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在生命的旅途上,我们如何去破解生活中永存的难题,怎样去作出一次次正确的生活选择,以便最佳地实现自我。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富有指导意义的实在回答。
编辑推荐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们本身的价值、生老病死等问题作了探索。全书共分为十四部分。分别是“无穷地探索”,主要考察了人们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方法及对生命历程的认识;“人”,主要阐述了人的特征、人的形成、人的需要、个体及个性形成、人的意义等问题;“自我省察”,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人的观点作了论述;“生命的历程”,主要对人的各个时期进行了省察;“探索之始”、“过渡”,主要对人格、表现力、性别、生活方式等问题作了阐述;“个体与人格”,主要阐述了人格、人格的结构、合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表现自己的方式”,主要阐述了表现自己及与人沟通的方法;“性别身份”,主要对性别的社会两极化作了探索;“亲密和爱”,主要对友谊和爱情中的亲密作了探讨;“探索性享乐”,对享乐和失望、性爱、个人责任作了探索;“健康之路”对健康生活作了阐述;“衰老与晚年生活”对老年时期生活的各方面作了探讨;“死亡和濒死经验”,对如何面对死亡作了探索。
目录无穷地探索
寻找自我
发现自我的方法
生命的旅程
人
人的特征
我们是如何成为人的
人的需要
个体和个性的形成
人的意义
自我省察
心理学视镜
个人的观点
生命的历程
省察自身的存在
第一阶段:入世
第二阶段:步入成年
第三阶段:步入中年
第四阶段:步入中晚年
第五阶段:步入晚暮年
生命的清晨、中午和黄昏
探索之始
人格
自身的表现力
性别身份
亲近和爱
性
生活方式
幸福感
过渡
人格
自我表现力
性别身份
亲近和爱
性
生活方式
幸福感
成长
个体与人格
表现自己的方式
性别身份
亲密和爱
探索性享乐
健康之路
衰老与晚年生活
死亡和濒死经验
书摘(1)社会影响 当我们进入成年,社会给我们制定了许多义务,也给了我们许多机会和辅助。我们可以通过学院、大学、职业学校、军队和学徒等形式延续我们的教育和训练。当我们还是学生时,许多当父母的还提供完全的,或者部分的经济资助,同时,他们也希望我们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孝心。按列文逊的看法,许多年轻人与那些良师益友建立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极大地推动他们进入成年期。 2)选择成年期也是主要的选择期。我们必须决定何时离家独立,决定去什么地方,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正如斯卡夫所说的:“当我成为自身,完全独立的时候,我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许多人还在对晚青春期的心理危机作最后选择。正如古尔德指出的:“到了大约二十二岁,我们不得不告别那一半是小孩,一半是成年人的世界,确定我们的身份。”我们要选择自己的未来,选择职业,选择对象。无论我们感到多么困惑和不坚实,我们必须自己来进行这些选择。我们常常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我们担心,在我们进行充分的探索之前,我们可能会过早地承担义务;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我们可能永远不能最终确定我们的年轻生活,或者这一确定来得太迟。列文逊认为,男人在他们成年的初期阶段,选择或者形成了一个“梦”。这梦就是希望自己有所成就,能获得某种成功。无论这个梦是清晰的或是含糊的,是现实的或是幻想的,是自我形成的或是父母对我们希望的内化,它都对我们这一段时期所作的大部分选择产生影响。女人也可能有这样的梦,但是一个年轻女子的“梦”并不像男人那样以职业为中心,她的“梦”通常包括结婚和成家。斯卡夫认为,二十出头就结婚的女子,她的一切都是为“幸福的爱情”,除此之外,她再也不去扩大或充实她的那个“梦”了,相反,她可能致力于实现她丈夫的“梦”。当我们临近二十五六岁时,我们大多数人还要进行一些选择,并且要安定下来,去完成这些选择。职业、婚姻、家庭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已提到议事日程上。尽管有些人的选择只维持了短暂的几年,但许多人仍把二十五六岁这段历程当作相对稳定的时期。 2.再评价期列文逊和古尔德认为,在大约二十八岁到三十四岁这段年龄是我们进行评价、再评价和我们具有发达的洞察力的时期,当我们二十五六岁时(即成家立业的时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这似乎又是我们许多人对自己发问的时期。我们很可能问:这工作对我来说合适吗?结了婚的人可能会问:这婚姻对我来说合适吗?单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