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桐

植物名 称:血桐
别名: 橙栏、橙桐、面头果、橙栏面头果、大有树
拉 丁 名:Macaranga tanarius
科名: 大戟科

属名: 血桐属
适应地区: 广东、福建和台湾均有分布。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 常绿乔木类
观赏分类: 观叶类
高度范围: 4~10m
形态特征: 单叶互生,丛生(簇生)于枝端,叶盾形、宽卵形或钝三角形。先端呈尾状锐尖,基部有浅心形、截形、盾形钝圆形,波状细锯齿缘。叶片大,直径达30cm。,钝而尖。叶基则。突革质叶。掌状叶脉。叶色正面浓绿、背面粉白绿色。叶柄很长,柄上有白粉。苞片黄绿色花萼淡绿色,颜色不明显。均包于苞片内。雌雄异株,腋生。没有花瓣,雄花多密生形成圆锥花序,生有许多花,每朵雄花具3枚萼片,4~6枚雄蕊,成穗开放且密集成簇;雌花花序簇生,花数少,每朵雌花之子房有3室,每室胚珠1枚。蒴果,球形,果期从4~7月,黄褐色,具软突刺。成熟时裂开释出黑亮的种子。被台湾黑星小灰蝶当作食饵。外表有腺毛及刺状突起,上有3条纵沟,里面分为3室,每室一个种子。花期从12月至翌年5月。
生长习性: 喜光,喜高温湿润气候,生活力甚强抗风,耐盐碱,抗大气污染。
繁殖培育: 以播种法繁殖,繁殖力强,种子落地常自生。
景观用途: 树液红色而得名,树冠圆伞状,树姿壮健,生长繁茂,为优良的绿荫树,可植于海岸,有保持水土功能。
其他用途:血桐生长快速,木材轻软,可供建筑及制造箱、板,树皮及叶子的粉末可充当防腐剂,树叶可当羊、牛或鹿的饲草。
中药材

【药名】血桐
【汉语拼音】xie tong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nandia sonora L.[H.ovigera L.]
【功效】泻下通便;抗癌
【科属分类】莲叶桐科
【拉丁文名】Folium seu Semen Hernandiae Sonorae
【主治】大便秘结;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疾病
【生态环境】常生于海滩上。
【采收和储藏】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种子:秋冬采果实,除去花托,取种子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南部。
【动植物形态】莲叶桐常绿乔木。树皮光滑。单叶互生;叶柄长约25cm,盾状着生;叶片心状圆形,长20-40cm,宽15-30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心形,全缘,掌状脉3-7。圆锥花序聚伞状,腋生,花梗被绒毛,小聚伞花序具4个苞片;花单性同株,雄花生于雌花的下部;雄花花被片6,排成两轮,雄蕊3,药室侧瓣裂,花丝基部有2个附属物;雌花生于雄花中央,无花梗,花被片8,排成两轮,基部具杯状总苞,不育雄蕊4,子房下位,1室,有胚珠1粒,花柱短,柱头膨大,呈不规则齿裂。果为核果状,包藏于膨大的总苞内,果肉质,直径3-4cm。种子1,球形,种皮厚而坚硬,具棱。
【功效分类】泻下通便药;抗癌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出处】《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