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汉宁

1961年6月出生,湖南宁乡人,湖南大学教授,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湖南大学陶瓷材料专业本科;1984年在湖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硕士和博士,1993年在日本船舶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后,并于1998年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学术兼职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硅酸盐学会理事;湖南省测试学会理事;《陶瓷科学与艺术》副主编。现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陶瓷研究所所长。《功能材料》期刊编委。
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
1.首创了氨解无机溶胶—凝胶新工艺,使制备非氧化物陶瓷纳米粉末及其复合超细粉末的工艺简化,成本不到有机溶胶-凝胶法的一半。用该项技术成功地制备了SiC、Si3N4、Ti(C,N)非氧化物陶瓷纳米粉末和SiC纳米晶须。
2.通过材料设计方法,采用高温溶胶工艺和原位受控晶化技术,获得了一种以天然矿物和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纳米陶瓷的新技术。该技术开创了不用纳米粉末制备陶瓷的新方法,可从根本上克服陶瓷材料中的组成不均匀性、残留气孔和高温烧结时的晶粒长大等难以解决的科学和工程化问题,并使工艺流程缩短,生产效率提高,制备成本大幅降低,现已申请发明专利。
3.在陶瓷材料的高温摩擦学研究中首次发现“高温自润滑”现象,并提出了高温自润滑耐磨陶瓷的设计原则。
4.将原位反应合成与热压烧结技术相结合,制备了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优良的C-SiC-TiC-TiB2复合材料。这种将原位合成与热压烧结高温相结合的工艺为陶瓷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实验数据。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