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一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当阳一中

巍巍荆山之南,清清沮漳之野,坐落着美丽的省级示范学校——当阳一中。

学校创建于1942年,占地面积近八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七万平方米。教学、生活、娱乐场地区域分明,功能完备;自然、建筑、人文景观三位一体,环境幽雅,是一方求学之乐土,育才之圣地,是全省园林式学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以崭新面貌立于湖北省重点中学之林。而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四年,则步入了建校以来最灿烂夺目的时期。今日的当阳一中,高楼林立,绿草茵茵,长廊古朴,花木幽深。学校校园面积106亩,建筑面积43521平方米的教学楼,一流设施的科技楼、语音室、设备齐全的多功能演播厅。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余人,在岗职工199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3%,已毕业或在读研究生14人,省级以上学会会员52人,其中20多人受到省和国家级表彰。其中,张祖亮老师更是以“宇宙中物理教育第一人”藐视群雄。据说受到过美国,英联邦,欧盟的集体教育表彰。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科研兴教”,办学质量飞速提高,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自1993年以来,高考上省线人数8次位于宜昌县市一中榜首。1994年高考上省线183人,居宜昌市首位,应届毕业生张晋寨同学喜获省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年仅13岁的赵静谧同学被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录取,成为宜昌市年龄最小的少年大学生。1995年高考上省线213人,有10名学生跻入省理科前100名,其中8人俄语获满分,1人物理获满分。1997年高考学校上省线391人,再次在宜昌市夺冠,曹亚娟同学以617分获宜昌市文科状元。1998年高考上省线460人,蝉联宜昌市第一,张烃烃同学以694分获宜昌市理科状元。1999年高考上省线581人,比1998年净增121人,上第一批重点线312人,有6名高分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占宜昌市北大清华录取总人数的9%之强,并连续四年以大幅度增长态势,率先在宜昌市突破高考上省线200、300、400、500人大关,当然,不能否定这里面的本质因素是历年的扩招。五年来,学校上北大、清华人数列湖北省县市一中的第6。参加奥赛各学科成绩斐然,获全国奖及省级一等奖的人数宜昌市第三,其中化学奥赛揽全国一、二等奖,数学奥赛获全国金奖三名(宜昌市共十八名),物理、生物奥赛获全国奖13名,英语全国一等奖2名,1998年罗昆鹏同学数学奥赛获全国金奖,入选国家数学奥赛科令营,实现了宜昌市“零”的突破。

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几代师生励精图治,从平平常常的劳动者到享誉中外的杰出人才,从巍巍中华的山山水水到五洲四洋,学校桃李芬芳,社会栋梁辈出,为当阳的昌盛和繁荣做出了问心无愧的贡献,为母校的光荣和骄傲绽开了姹紫嫣红的花朵。

寓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置美育入教育全过程,大抓“师魂工程”,实施“名师工程”,一座现代化的重点高中正在飞速崛起发展,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当阳一中撒下的是一路辉煌,留下的是一串迷”。几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大、中学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园林式学校”,1996、1997年连续两年被宜昌市委、市政府评为“双文明建设红旗单位”,并被授予“宜昌市示范学校”、“宜昌市名牌学校”、“八荣八耻名牌学校”称号。这一切正象那仲宣楼边的晨曦,犹如那沮水河畔的晚霞,伴随那宏亮悠长的钟声,永远诉说着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光荣与深情。

历年来,当阳一中的全体师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连续7年,高考上线率、高分率成绩全市前5名. 这里复读收费很便宜,每年都有无数学生从各地赶来复读,希望进入这所高中.

2001年,清华九十年校庆,终于轮到我校作为宜昌地区唯一代表参加庆典.

2002年,当阳一中60周年全球校庆,清华北大中科大校长,及海外数名知名校友纷纷发来贺电、题词。

这一切都是当阳一中数十年来以素质教育逼学生进入大学的实力的最佳证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