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簋

名称
中文名称: 青铜簋
英文名称: Bronze gui
介绍
西周早期的典范之作
簋又写作〓,相当于今天的碗,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用途已明。这件铜簋出自山西省曲沃晋国墓地,是西周早期青铜铸造业的典范之作。它敞口束颈,双耳对称,微鼓的腹下是安稳的圈足,耳的正面各有一只怒目暴突的饕餮,吃的意念不言自明;双耳间配置了两个对称的兽头,凶悍之风更为浓烈;兽头两侧,是几组回首顾盼的夔兽,阔嘴短身;腹部正中,则是由云雷纹构成的菱形格,点缀其间的乳钉,使这细密的几何纹也充满了勃勃的野性。极具动感的画面,显示出了武王伐纣立国后周人的虎虎生气,精湛的铸造技艺又述说着已逝的三千年前的辉煌。而铜簋内壁底面赫然铸出的"乍(作)宝彝"的三字铭文,提醒人们不要忽视西周上层贵族作为这辉煌拥有者的志得意满和飞扬神采。
簠簋瑚琏:标示身份的食器
簋是圆形的,又叫做琏。如果是方形的盛饭器,则叫做簠,文献中又称之为瑚。瑚琏即簠簋,常连用,它们都又同时用于宴享和祭祀,而且数量的多少是等级的标志。它多与鼎配套出现,鼎单簋双,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一般平民不得用,拥有簋者定是高官。因此,簠簋便成了高官的代称,古代官员为政不廉时,"簠簋不饰"婉指其贪。春秋之时,簠簋还指人有大才。有人曾请孔子评价子贡,孔子说:他这个人,简直就是瑚琏(簠簋)呀,就是认为子贡很有大器。
夔龙
夔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如龙,但只有一只足,庄子曾记载了一则寓言,说因为一种名叫蚿的虫子有很多足,夔因此而为他感到难过,对它说,我只有一只脚,但跳跃着就能行走,你何苦生那么多足呢?商周时期常以夔作为装饰纹样。
图片
Image
Image
规格: 高14.1厘米 口径18.5厘米 腹径19.8厘米
出处: 走进珍宝世界:中国古代饮食具
年代: 西周
类型
质地类型: 铜器
功用类型: 饮食具
栏目关键词: 吃出来的等级—夏商周时期 盛食具 饮食具
收藏地: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主题词或关键词: 碗 簋
辅助分类项: 饮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