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度

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
1924年4月3日出生于美国
1950年:银幕处女作《男儿本色》上映,饰演下半身麻痹的退伍军人。
1951年:主演《欲望号街车》,首度获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1954年:主演《码头风云》封为奥斯卡影帝。
1972年:凭《教父》奠定美国最伟大演员的地位,令他再夺奥斯卡影帝。
马龙-白兰度从1950年开始就可以称得上是美国最棒的演员。他自然、完美而独特的演戏风格使他成为影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马龙-白兰度从小就是一个顽皮好动的人。被好几所学校开除过,其中还包括一所军校。他的父亲四处奔波为他寻找以后的出路,但是他最终自己选择去了扭约,进入专门的戏剧学校攻读表演艺术。
白兰度在表演领域充分发挥了他的独特风格,使他在1944年获得了第一次在百老汇出演的机会。演出了他的第一部舞台剧《我记得妈妈》(I REMEMBER MAMA)。之后他又陆续参与了几部戏的演出,其中包括奠定了他演艺生涯的百老汇名剧《欲望号街车》,白兰度在其中饰演让人至今印象深刻的斯坦利(STANLEY KOWALSKI)。
白兰度第一次演出的电影是1950年的《The men》,因为是饰演一个孤僻且下半身瘫痪的人,他还特意跑去退伍军人医院在那里躺了一个月来琢磨角色。接下来的一年,白兰度再次演出他最受欢迎的角色《欲望号街车》中的斯坦利。这个角色也让他获得了第一次的奥斯卡提名。 而1953年白兰度终于凭借《码头风云》拿下了第一座奥斯卡金人。
白兰度第一次尝试导演是1961年的《独眼龙》(ONE EYED JACKS),是一部反西部的片子。
之后他的几部戏都遇到了困难,《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严重超支,而尝试的喜剧又不被人接受,白兰度几乎成为了一个已经被遗忘的人。 事业停顿了一段时间后,1972年的《教父》不但让他得到第二座奥斯卡,而且又重振了他的演艺事业,达到了演艺事业的最高蜂。之后的《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也是大获好平。在这两部片的成功后,他渐渐开始少接影片,工作量也慢慢减少。但是之后拍摄的几部影片都有不错的反响。
虽然白兰度一直以好莱坞的浪子著称,经常出现各种怪异行为,但是白兰度在电影业上的贡献和成就将永远被记载在电影史上,谁也不能否为,他是最出色的影员之一,是好莱坞的一个神话。
“我就是我,如果需要以头撞墙保持我的真实,我会这么干的.”他这么说,也这么坚持的!
最爱白兰度,永远的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