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礼记

简介《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前人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所引郑玄《六艺论》“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之语,多谓其书成于西汉末礼学家戴德(世称大戴)之手。现代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推翻传统之说,论定成书时间应在东汉中期。它很可能是当时大戴后学为传习《士礼》(即今《仪礼》前身)而编定的参考资料汇集。
该书原有八十五篇,但今仅存三十九篇。其余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尽管如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仍不可低估。其中多数篇章记述从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是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资料。《诸侯迁庙》、《诸侯衅庙》、《朝事》、《公符》等篇,记录诸侯礼制,可补《仪礼》之阙。《五帝德》、《帝系》两篇载上古帝王世系,司马迁据以撰成《五帝本纪》,是探索史前史奥秘的珍贵文献。更有《夏小正》一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月令,篇中被学者称作“经”的文字,据说传自夏代,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一年十二个月天文星宿、气象物候的认识,在天文史、气象史、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戴礼记》当初和《小戴礼记》(即《礼记》)并行而传。但《小戴礼记》因得着郑玄作注而在唐代列为“经书”;《大戴礼记》却从此长期被冷落,多赖北周学者卢辩的注释得以流传。至清代,《大戴礼记》方日益受到重视,陆续有学者进行整理研究。成绩卓著者,当推孔广森的《大戴礼记补注》和王聘珍的《大戴礼记解诂》。
目录第三十九篇主言
四十篇至四十一篇哀公问
第四十篇哀公问五义
第四十一篇哀公问於孔子
第四十二篇礼三本
第四十六篇礼察
第四十七篇夏小正
第四十八篇保傅
四十九篇至五十八篇曾子
第四十九篇曾子立事
第五十篇曾子本孝
第五十一篇曾子立孝
第五十二篇曾子大孝
第五十三篇曾子事父母
第五十四篇曾子制言上
第五十五篇曾子制言中
第五十六篇曾子制言下
第五十七篇曾子疾病
第五十八篇曾子天圆
第五十九篇武王践阼
第六十篇卫将军文子
第六十二篇五帝德
第六十三篇帝系
第六十四篇劝学
第六十五篇子张问入官
第六十六篇盛德
第六十七篇明堂
六十八篇至七十一篇孔子三朝记上
第六十八篇千乘
第六十九篇四代
第七十篇虞戴德
第七十一篇诰志
第七十二篇文王官人
第七十三篇之一 诸侯迁庙
第七十三篇之二 诸侯衅庙
七十四篇至七十六篇孔子三朝记下
第七十四篇小辨
第七十五篇用兵
第七十六篇少闲
第七十七篇朝事
第七十八篇投壶
第七十九篇公符
第八十篇本命
第八十一篇易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