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藤牌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平潭藤牌舞

藤牌舞又称藤牌阵、藤牌操,流传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县、平阳县、苍南县及福建省平潭县等地民间。舞蹈动作和场面调度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瑞安地区的藤牌舞注重武术对打,而平潭岛的藤牌舞则注重阵式演练。相传,藤牌舞源自于戚继光当年所创的鸳鸯阵,经过晏继芳等戚继光部将的改造而成,突出表现盾牌在阵中的作用。

此舞源于戚继光在浙江、福建抗倭时创立的鸳鸯阵藤牌操。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戚家军追倭至平潭时,藤牌操传入民间。明末清初,郑成功部属驻军平潭,常操练藤牌军,也传教乡勇,由此逐渐演变成民间健身活动,继而又在民间节庆和祭祀中表演,逐步演变为文娱活动中的藤牌舞。舞路程序共有六阵:一字长蛇阵、双龙戏水阵、三才定穴阵、四门兜底阵、五虎靠山阵、九官八卦阵和十面埋伏阵。六阵之后即为单打、双打、三打,最后以藤牌手舞狮祝捷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